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此心光明的王阳明 □云新海

淮河晨刊 2019-07-12 08:33 大字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在1481年,其父王华中了状元,随其父移居北平(现北京),他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其思想流传于全世界。

从小爱好广泛

据史记载,1472年,王阳明出生的时候就与众不同,其母怀他十四个月才出生。在他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奶奶梦见一个神仙从云里抱着孩子给她,第二天,王守仁就生下来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家里给他起名叫王云。可到了五岁时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着急。当时,经一位高人指点说:“这孩子名字起的不好,别叫他王云了,我给他改个名字,今后叫王守仁吧。”改完名之后,结果王守仁就会说话了。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王阳明小时候一定是一个乖孩子,可很少人知道,王阳明小时候是个“问题少年”,或者说是个“叛逆少年”。这个“熊孩子”在当时没有少让他的状元父亲操心。可见,“虎爸”与“熊孩子”之间的较量,绝非今天才有。

王阳明年少时聪敏好学,但爱好广泛。平时不是好好读书,而是整天舞枪弄棍,要为实现自己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参军打仗。因此每天就知道排兵布阵,甚至经常逃课,带着一帮小朋友,去玩各种打仗的游戏。更让其父头疼的是,王阳明酷爱象棋,甚至痴迷。一有时间不是研究棋谱,就是下象棋,往往为此耽误不少功课。其父王华,受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可以说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他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正统知识分子看来,只有读圣贤书,将来参加科考才是正道。为此,王阳明不可避免地多次受到父亲的严厉斥责,可在爷爷的护佑下,王阳明的棋瘾一点也没有戒掉。有一次王华一气之下,趁他熟睡之际,将棋子棋盘都扔到了河里。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是表现了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王阳明当然不服,还为此事专门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对象棋的思念,也间接表达了对父亲的不满。其诗是: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车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阳明从小立志要成为千古传颂的军师诸葛亮,他不仅在言谈中表达志向,而且在行动上更是有惊人之举。十五岁时,他就屡次上书皇帝,献平定农民起义之策。只可惜当时的皇帝昏庸,看都没看王阳明写的奏折,就将它扔在一边儿,才免却杀身之祸。王阳明的父亲心里很为他担心,并耐着性子跟他说,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想建功立业,首先要什么?第一,要有政治智慧;第二,要有政治平台。你连平台都没有,连皇帝都见不着。怎么施展你的政治抱负呢?王阳明听后,渐渐开悟了,从此发奋学习,参加科举。

军事指挥出色

王阳明成长的年代,正是社会风起云涌、动乱频繁的年代。特别是英宗正统年间,过着半牧半猎生活的瓦剌部落部长脱欢向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竟然直取皇都,俘获了当时的英宗皇帝,明朝赔偿了数以万计的金银珠宝,脱欢才答应退兵。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要好好学习兵法,有朝一日为国效忠,赶走那些骄傲自大的侵略者,让他们不敢随便轻视中原无人。所以,他从小就梦想成为卧龙诸葛亮。

恰巧,当时王阳明的塾师上虞人许璋,非常精通兵法,常常教给阳明一些诸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贵胜,不贵久”等孙子的兵家思想,还有三国武侯诸葛亮出奇制胜,标新立异的阵法。王阳明跟着师傅如饥似渴地学习,慢慢有不少顿悟。

王阳明十五岁那年,长城以北,少数民族的势力不断强大,时常突袭边陲;长城以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严重威胁京师的安全。当时,他在爱国心的鼓舞之下,十五岁的他孤身一人前去冒险探寻少数民族部落的情况,以便在杀敌时对敌人的情况了如指掌。

王阳明十六岁时,他在《题四老围棋图》中写道:“却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着棋。”春秋战国,刘邦、项羽苦战五年,谋略过人,故事流芳百世。特别是刘邦的一首《大风歌》和项羽的《垓下歌》激励了多少文人志士以他们为榜样,这在王阳明心中还没有一盘棋重要,可见他的志向有多么远大,王阳明以为:做就要做圣人,其余的事情都不值一提。

明弘治十二年(1499),他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阳明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他。一次竟强令王阳明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不料王阳明提起弯弓,唰唰唰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阳明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王阳明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宗藩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公开叛乱,率领十万大军自丘西东下南京。宁王一路厮杀,日日进逼,眼看杀到天子脚下了。皇帝早已被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弄得焦头烂额,现又突然冒出个实力强大的宁王,便问朝臣:“谁为孤去讨伐叛贼?”此时满朝大臣皆面面相觑,唯唯诺诺,大臣们早已被宁王的阵势吓怕了,谁都不敢去送死。就在这时,老臣杨廷和举荐王阳明,说他谋略过人,胆识卓越,有辅佐周武王的姜子牙、三国武侯诸葛亮的雄才韬略,只有他才能平定宁王之乱,解皇上心头之患。满朝文武大臣皆点头称是,都提议让他领兵出征。

王阳明接了圣旨后,只率领三万人马立即起兵讨伐宁王。在强弱悬殊很大的情况下,他仔细分析敌我战况,制订了一套非常缜密的以少胜多的方案,在与宁王军队首次交战中,他利用宁王军队舟车劳顿,不能马上作战的劣势,率领精兵强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夜袭宁王军队,有的士兵还在睡梦中,有的士兵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就被这些“天兵天将”杀了个落花流水。

王阳明亲自在阵前声讨宁王,斥责宁王反叛实为不忠不孝,上愧对列祖列宗,下愧对黎民百姓,让宁王顺应天理,早些投降,以免自取灭亡。宁王见无路可逃,仰天长叹:“我宁王素以用兵神速,变化多端著称,想不到今天却栽在这里,此命休矣。”说完刀就往脖子上抹。王阳明早已料到他会出此招,一箭射去,正中宁王右手,只听“哐啷”一声,宁王宝刀落地。就这样“擒贼先擒王”,王阳明一举生擒了宁王。宁王的士兵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又“群龙无首”,只好乖乖地投降。好厉害的王阳明,从开战到宁王中计,整整二十二天,就运用聪明才智将这场蓄谋八年之久,震动朝野上下的大叛乱彻底平定。

在王阳明一生中,像这样军事指挥还不止一次。如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地平定“漳州寇”;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内外夹击地平定“大庾寇”;以理服人,劝首领归降而平定“横水、左溪寇”等等,可以说,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动乱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在朝廷上下极有声望。

关注民生民意

明朝正德五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县令。可是刚刚走马上任的王阳明,马上就遇到了难题。庐陵是吉安最重要的县城,因此百姓的税赋也特别重。前几年朝廷派下来的镇守中官,大多中饱私囊,还加很多税赋,摊派。这种杂费,三年能翻两番,对于这样的无理摊派和税收,百姓显然是不愿意缴纳的,新上任的县老爷,马上就面对这样的难题。

收税,是县里的责任,完不成就是不称职。可强收税,税收本身不合理,就会激起民愤。这黑锅,上面可是不会背的。王阳明还在县衙里琢磨,县衙外已然人声鼎沸了。原来上千乡民冲进县城,要求减免税负。

王阳明很同情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他细心倾听百姓代表的诉说后,当天就向吉安府和江西布政使司写了一份《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的报告,还亲自去说明原因。当时朝廷派在江西督税赋的镇守中官是个姓王的宦官,这位王公公非常了解王县令的根底,知道京城里他的人不少,他本人也很有声望,不好对付,何况,朝廷对加派税赋不知底细,事情闹大了,自己也不好收场,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也就同意了。王县令新官上任,就免去了多年增加的摊派,因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美。

庐陵县城自来繁华,沿江大街,后河两旁店铺连绵,商铺也好,民居也好,是一家挨着一家。当时的民居还是以木质结构居多,一旦发生火灾,受害面是可想而知。他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通过深入调查后,以县衙的名义发出通知:第一,只要是临街的建筑,退后三尺,以拓宽街道,这样发生火灾,可以有个消防通道,疏散人口;第二,每家店铺,全部退进二尺做防火巷;第三,每户出一钱银子,用来为临巷道的房屋建砖墙,隔离火势。基本上,这就相当于大明的清理占道问题了。可不同的是王阳明没有派衙役们一拥而上,强拆了事。更没有掀翻人家的小摊子,对于不支持的商户,他上门和商户摆事实、讲道理,让大家了解这样做的目的,从而得到了“钉子户”的理解和支持,防火工程进行顺利,火灾比往年明显减少。同时,他还恢复了明初设立但早已名存实亡的申明亭和旌善亭制度。他要求各乡村都要设立“两亭”,凡是当地的偷盗者、斗殴者或被官府定罪的,都在该地申明亭中张榜公布,警戒他人;凡当地热心于办公益事业和乐于助人者,为国家和地方作了贡献者,在该地旌善亭张榜表彰,树立榜样。这项扬善惩恶的举措,有力促进了乡风民风的好转。

王阳明的仁政,赢得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爱戴。有的百姓把他当作神灵下凡,在世包青天,凡经过之处,夹道欢迎,无限崇敬。据《王阳明全书》中《年谱》记载,1517年12月,王阳明在江西南部时,从江西南部率领军队去南康,沿途一路“百姓顶香迎拜,所经州县隘所,各立生祠。远乡之民,各肖像于祖堂,岁时拜祝。”不难想象,他们迎接王阳明的阵势有多么宏大,黎民百姓一步一磕头,万分感谢王阳明,建立有王阳明雕像的祠堂,家住在偏僻地区的村民,便把他的雕像同自己的祖先供奉在一起,以便时时朝拜。这是多么真挚淳朴的感激之情啊!人民是善良的,人民更是正直公正的,只有实实在在为人民办事情,不辞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才得到人们如此深厚的爱戴啊!

注重教育传播

王阳明在官场遭人陷害被贬期间,父亲去世守孝期间,他忙中偷闲,就向别人传道,授业,解惑。

正德十六年九月,他打败宁王朱宸濠叛乱之后,回到家乡余姚,决心“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鱼竿东海湾”,从此开始了他讲学的昌盛阶段。直到嘉靖六年,他专门从事教育整整六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他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培养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才学的弟子。其中浙中的钱德洪、王畿、陆澄、黄宗明,江右的邹守益、欧阳德、陈九川、何廷仁,北方的大吉;南中的黄省曾;楚中的林信;泰州的王艮等,后来都成为阳明学派支系的开创人物,对于阳明学说的传播和发展作了重要的贡献。

王阳明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他教导弟子要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即知行合一的问题。并且明确地指责当时的政治风气和学术风气一团糟的现实。他要求学术地位平等,争论自由民主,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讲完后别人也可以站起来反驳。

他主张教育要顺其自然,千万不可拔苗助长,要根据各人的“良知分限所及”来发展人性和知识才能。“良知”的发展与人的年龄阶段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孩有小孩的“良知”,成人有成人的“良知”,老人有老人的“良知”。王阳明常常将人性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比作树木的生长过程。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也是先由嫩芽破土而出,长出枝干,叶,开花,结果,经过风吹日晒才长成参天大树。而人就像树的生长过程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智力也渐渐地发展。根据身心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现在,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平时孩子有做不完的功课,周末放假也难得清闲一下,又被舞蹈、心算、英语、微机等各种家教挤得满满的。殊不知王阳明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曾说过:“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这值得让一些家长深思啊!

王阳明五十七岁时,因过度操劳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仍传授弟子。就在这时,王阳明接到了圣旨,让他再一次抱病挂帅,开往广西。

王阳明又一次为明王朝立下了大功,可是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自己不等朝廷诏书下来就急急忙忙返乡。即便如此还是没有能赶回家乡,于1529年1月9日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临终之际,他微笑着对弟子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真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阳明死得平静,死得从容。这平静与从容是对人生的领悟,是对一生没有虚度的满足。是啊,“此心光明”,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从少年时起,勤读诗书,立下大志,后被人陷害,龙场三年吃尽人间之苦,身心俱受打击,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龙场悟道受用一生;后频频得志,威震天下,深受万民爱戴,波折与荣誉共生。他这一生没有虚度,别人做不到的事,王阳明做到了;这一生不愧百姓,不愧苍天!正是因为了无遗憾,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才能在临死之前,平静地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思想渊源流长

王阳明在军事、教育等方面比较出色,但让后人更加关注的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他写的《传习录》《文录》四篇亦刊行于世,多篇理论著作如《稽山书院尊经阁记》《亲民堂记》等也广传于世。使我们更容易、更全面地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体系,让我们今天更方便地找出可取之处,古为今用,少走弯路。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集多年思想于一体的修身论,吸收久负盛名的佛教、道教、儒家的充足思想养料,提倡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有它非常宝贵的利用价值。

据记载,王阳明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位是朝廷官员,他特别想学习知行合一的精髓,但是公务太忙以至于无法专心学习,便问师父该如何取舍这二者?

王阳明笑了笑说:我从来就没要求你丢下公务来听我讲学,其实你平常的断案就是在修行心学。当你面对犯人的时候,不会因他的无礼而动怒,不会因他的讨好而开心,不会因他的恳求而丢弃主见,更不会因自己事情繁杂而敷衍了事,无论何时都能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反省纠正,这便是致良知的真谛!因此致良知要依附在切实的事物上,一旦离开反而毫无边际,甚至会无从下手。这也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是在修行。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他告诉人们:既要从书本上去学知识,更要在行动中不断实践。

比如他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其意思告诉我们,不管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都要学会掌握,只学习不实践那是不可行的。凡事都要先做才能发现问题,然后边行动边思考,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并且勇往直前。事实就是如此,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比如他说:“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其意思告诉我们已经辨别清楚,思考缜密,问得详细,而且已经学会了,还在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笃行,这才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不单做学问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做到炉火纯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新闻推荐

东盟经开区:幸福乡村项目建设听民声

本报南宁讯(记者/邓盛龙通讯员/常丽莹)7月8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武农场外张队公共服务中心里,40余名农场职工代表与...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