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填报高考志愿如何避开误区 本周日上午,今报将举办志愿填报公益讲座,欢迎你来听

南国今报 2019-06-19 18:06 大字

高考结束了,家有高考生的家庭,最近聊得最多的莫过于如何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填报专业时,越热门越好;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其实,这是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志愿存在一些误解。下面为大家总结高考填报志愿时最常出现的十大误区,希望大家理性填报志愿,避开陷阱。

误区1

一门心思奔名校

在这里,考生和家长要注意:名牌大学里的所有专业,并非都是优势专业!

有的考生父母认为,志愿填报就是填报院校,一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才能代表成功。不可否认,“211”“985”“双一流”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相对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择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是不明智的。因为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而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实力强的专业。所以,与其选择名校一个不合适自己的专业,不如选择普通高校一个适合自己又具有特色的专业。

误区

2

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填报志愿一定不能忽略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填报志愿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要认真、仔细阅读,特别是自己想填报的院校和专业。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了解清楚录取要求后,才能确定自己是否符合录取条件,而不是盲目地填报。

误区

3

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之前我们所说的“冲、稳、保”。

平行志愿的实行虽然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同时也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以6个院校志愿为例,志愿原则应符合冲、争、稳、守、保、垫,就是要求考生合理组合志愿,以提高每个志愿的有效性。

误区

4

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填报专业时,“冷热”结合对考生更有利。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经常会存在一个误区: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报考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身实力不是很强的话,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

正确的做法应是,填报专业时,做到“冷热”结合。

误区

5

只看专业名称进行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似,实则存在很大的差异。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的另外一个误区是,往往只看专业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实际的专业内容一概不知。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误区

6

不服从专业调剂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达到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自己的档案会被学校作退档处理。

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的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准备,甚至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但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有可能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

7

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平行志愿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减少风险,但不代表不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被退档的风险。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目标太高,且不服从调剂;考生身体条件不符合所填报的专业要求;单科成绩过低,不满足专业对部分单科的要求。

第二:定位不准确的风险。一种情况是院校定位太高,院校志愿投档分均高于自己的高考分,导致无法被投档;还有一种情况,院校定位过低,失去了冲更好院校的机会。

第三: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梯度的风险。院校志愿梯度要根据高考分数和志愿个数来决定,不能过小,过小会导致没有梯度,造成志愿浪费;也不能过大,过大容易浪费考生的分数。

误区

8

选择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孩子自身的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误区

9

填报志愿是家长的事

有些父母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

在填报志愿时,父母可以帮参谋,但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因为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代为选择的专业孩子不喜欢,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因此,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

10

按照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高校录取分数线每年存在波动。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谁都无法准确知道。一些家长把分数误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采用“简单分数法、两线差分法”,准确性根本不可靠。

6月23日上午9时30分,南国今报将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广西智程生涯的专家将就志愿填报时存在的误区进行详细解读,欢迎还有疑问的家长和同学前来听课。

今报记者程丽鸾

时间:6月23日(本周日)上午9:30-11:30

地址:柳州市八一路65号南国今报大院7楼

报名方式:短信及微信报名:发送“备战高考+姓名+学校+电话”至13978012773(微信同号),收到回复即报名成功;也可以添加微信进群报名。

新闻推荐

广西出台意见 守住耕地红线

新华社南宁6月18日电(记者黄浩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实施意见》,出台多...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