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援非医师王东旭在尼日尔的日子 医生+菜农+维修工,也很OK □本报记者 詹丽萍 通讯员 朱新青

玉林日报 2019-04-29 07:18 大字

王东旭与尼日尔医生在一起。

2018年1月和8月,记者曾电话采访过远在非洲尼日尔参加援外医疗工作的医师王东旭。今年3月30日,结束了援非医疗任务的他回到了国内。日前,记者再次采访了王东旭。

援非医生,深受敬佩

2018年1月,中国(广西)第20批援尼日尔医疗队36名队员带着祖国的重托,奔赴受援国执行新一批援外医疗任务。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医师王东旭成为了这支援非医疗队的一员。

每天7时30分,班车从距医院15公里的医疗队驻地出发,送医生上班。8时刚过,接送中国医生上下班的小客车准时停在门诊大楼前,援非医师一天的忙碌开始了。王东旭是消化内科医师,上午要负责去消化内科门诊,8时30分他会准时去到门诊室上班。

多年来,由于中国医生技术好,工作尽心尽责,赢得当地老百姓的赞誉,每当中国医师在门诊的时候,门外走廊长椅上坐满了候诊的病人。他们有时候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看完病人后,才觉得口渴。王东旭工作的医院所在地是撒哈拉沙漠边缘,空气十分干燥,很多队员都领教过嘴唇开裂的苦。正是中国医疗队员们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当地人的尊敬。王东旭感觉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特别友好。无论是大人和小孩,见到中国医师都会招手,让他们心生暖意。

除了当地病人对中国医生很友好,当地医院的医生对中国医生也充满敬佩,王东旭所在的医疗队到尼日尔时,这个医院刚开业几个月。医务人员缺乏,医院的内镜室还没有建立,王东旭便与一个负责内镜室的医生一起筹备内镜室的建立,终于在当年9月内镜室开张了。之后由于当地内镜医师还不够熟练胃镜的操作,在检查过程中,也常常需要王东旭手把手地指导。在他的耐心指导下,医院内镜室医生的胃镜检查技术也得到很大提升。

精湛医术,得到赞扬

援非一年多的时间里,王东旭工作的科室是消化内科、内镜室及体检中心,其中消化内科无独立病区,与神经内科、内分泌、传染病、呼吸内科合并为一个内科病区。他每周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医疗查房,每天早上与科室其他医生一起参加病例讨论,也时常指导年轻医师开展临床工作。据统计,一年下来,查房600余人次,病例讨论100余例,检查胃镜100多例,门诊病人200多人。作为内科医师,在体检中心为当地出访中国人员、使馆人员、中资机构人员体检约500余人次,多次参加为中资机构员工进行义诊的活动。

援非期间,给王东旭留下许多印象深刻的经历。

有一个病人肠梗阻,住院有2天了仍然肚子胀痛。面对患者的病情,当地医师一直都是进行禁食、胃肠减压治疗,患者病情没有好转。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王东旭认为采用灌肠这种医疗方法会较好,但是当地医师都不习惯。于是,王东旭结合实际说服主管医师,解释这是中国的治疗办法,一边胃肠减压,一边用石蜡油灌肠,效果会更好一点。后来主管医师同意用此疗法,翌日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查房的时候,病人感激地握住王东旭的手,用法语说:中国医生,真棒!

有一次,当地医师检查一个病人,想看胃底,但试着几次翻转胃镜都不成功。王东旭给当地医师示范,手把手帮助他,最终成功。做完检查后,当地医师对着王东旭竖起了大拇指。类似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有的是胃镜不能到达十二指肠降部,有的是看到病灶,当地医师不知如何诊断,王东旭都一一给他们讲解清楚,每次都得到他们的赞赏。王东旭即将回国时,当地医师邀请王东旭合影留念,并说他们也想来中国学习胃镜技术。

由于我国驻外外交人员在境外工作有其特殊性,他们的医疗保健也是援非医疗队工作的重点。一年来,王东旭所在的医疗队多渠道、全天候地为他们做好服务,从体检、咨询、诊治到讲解医疗保健知识,随叫随到,并为中国驻尼日尔外交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得到了中国大使馆、使馆经商处的肯定。中国大使馆每次组织的大型涉外活动,援非医疗队都担负医疗保障工作,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尼日尔有2000多名中资机构员工和华人华侨,援非医疗队除了工作日在医院上班,在周末休息的时候经常为中资机构义诊。一年来,援非医疗队为中资机构员工、华人华侨等诊疗疾病超2000人次,在尼日尔综合医院成立了体检中心,为赴中国留学、学习、培训等公务派遣的尼日尔方人员做好体检工作,为他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条件艰苦,迎难而上

到尼日尔从事医疗援助工作,尽管出国前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尼日尔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传染病的肆虐,仍然超乎王东旭的想象。他也没有想到,除了生活环境艰辛外,工作压力也很大,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在国内1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里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不过,虽然工作很忙,沟通有压力,但援非人员都很开心,一方面因为帮助了患者,看到了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心中有了成就感;另一方面,尼日尔的患者对中国医生非常尊敬,能真真正正让他体会到中国医生在国外的自豪感。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在尼日尔,由于物资匮乏,自己开荒种菜成了援尼医疗队的传统;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时常断水断电,所以医疗队的每个人还都身兼农夫、维修工、理发师等职责。尼日尔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恶性疟疾、霍乱、伤寒、黄热病、艾滋等传染病发病率极高,援外医生由于经常与患者接触,也有些队员因为白天上班,没有时间,晚上去菜地拔草或浇水被蚊子叮咬,因而很容易得疟疾,一年下来全队感染疟疾25人次。王东旭说,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医疗队队员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医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增光添彩。

回想一年多援非的经历,王东旭感慨万分。曾经有人说过,人不经历战乱,体会不到和平的可贵;不走出国门,不知道祖国有多亲;不远离亲人,体会不到骨肉分离的痛苦。远离祖国,远离家乡和亲人,多少离愁别绪,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一年多的援非生涯,最难熬的不是生活的艰辛,也不是工作中的困难,而是思乡的情绪。如今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工作更加有动力,人生奋斗的目标更加坚定和明确。

新闻推荐

挖掘本土题材 讲好广西故事 广西作家沈桂才从苏缄和石鉴等故事谈创作

本报讯(记者李宗文)近日,绿城公益文学讲堂第37讲在南宁市图书馆开讲,广西作家沈桂才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活动由南宁...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