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广西第十二批援非医疗队唯一的桂林医生 援非医生申乐:385天为病人动手术300多台
援非期间,申乐和科摩罗当地的病人及家属合影。(申乐供图)
2018年1月,广西第十二批援非医疗队从南宁出发,远赴科摩罗开展援非医疗服务。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申乐作为唯一的桂林医生,入选这支援非医疗队。
执行为期385天的援非医疗任务期间,身为普外科医生的申乐承担了其所驻点的一个岛屿上唯一的医院内的大半外科手术,主刀手术300多台。为尽可能多地帮助更多的非洲人民解除病痛折磨,申乐和队友还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开展义诊,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流动的中国医生”。
4月8日,圆满完成援非任务的申乐回到了桂林。
承担全岛大半外科手术
2018年1月10日下午,申乐随广西第十二批援非医疗队抵达科摩罗首都莫罗尼。
随后,申乐和队友———来自柳州的一名妇产科医生朱泓旭被分到莫埃利岛,组成了莫埃利岛医疗小分点,申乐任点长,在该岛的丰波尼市医院开展援助工作。
据了解,科摩罗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而莫埃利岛则是科摩罗最穷的一个岛屿。该岛屿人口约11万—12万,岛上唯一的医院丰波尼医院有执照的医师仅13名,医疗资源非常有限。申乐抵达医院开始工作后才了解到,该院的外科及妇产科各仅有一名医生,而且均在外私自开办了诊所,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在自己的诊所忙碌,所以科室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就落在了两个援非的中国医生身上。“基本上天天24小时待命,常见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天天有,急诊也不局限在我们仅有的工作范围了,基本上是全科医生,样样都得处理。”申乐说。
辛苦的付出,精湛的医术,受到了当地医院的同事们的肯定及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又让申乐和队友倍感欣慰和自豪。
2018年5月1日22时26分,正在驻地休息的申乐突然接到急诊科的电话,得知有一个外科急会诊。5分钟后,申乐赶到医院了解到,一个名叫ELFAHAR的16岁少年,在5个小时前骑摩托车不慎摔倒,伤及腹部,造成身体多脏器损伤,事发后已休克昏迷,生命垂危。值班医生见状,一致认为只能放弃治疗。但是,只要还有一线希望,申乐都想去争取。
时间就是生命,短短30分钟内,申乐指挥同事们加入了“战斗”,为伤者做好了术前准备。经过耗时4小时45分钟的剖腹探查等系列手术抢救后,伤者转危为安。后经过8天的后续治疗,这名少年痊愈出院。
离开医院前,少年和他的家人紧紧握着申乐的手,用法语感激地说:“中国医生,真棒!”
“大多数病人谢谢的是‘申医生’,可是这名伤者谢谢的是‘中国医生’,那一刻,想到自己代表着祖国,很感动,也觉得特别光荣!”申乐说。
克服医疗条件有限和语言障碍等方面的困难,一年多的时间里,申乐在丰波尼医院完成门诊3000多人次,急会诊150余次,危重病人抢救10余次。其中,申乐主刀的手术就有300多台,基本占据了整个岛屿大半的外科手术任务。
流动的中国医生
据申乐介绍,整个莫埃利岛的经济水平很低,当地的老百姓大多数还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到医院看病、治疗对他们而言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有些村庄离丰波尼医院很远,村民们生病了也不去医院看病,情况严重时只能听天由命。
“我们来非洲就是为了把祖国的医疗技术、医疗物品带给有需要的非洲人民,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除病痛。”申乐说,结合当地情况,他和队友朱泓旭决定利用周日的休息时间为当地的老百姓进行义诊。
2018年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纪念日。作为共产党员,申乐和队友朱泓旭选择了以义诊这种特殊的方式给党的生日献礼。当天,他们来到位于莫埃利岛最西端的小镇Hoani开展义诊。
对于这次义诊,申乐印象尤为深刻。“当天,几乎全镇的男女老少都涌到卫生院。”申乐说,见到这场面,他们来不及稍作休息,赶紧从汽车后备厢卸下药品,把卫生院仅有的一间房及一间值班室开辟成临时诊室,卫生院的助产士作为翻译助手,然后开始义诊。当天,慕名前来的乡亲源源不断,他和队友变身“全科医生”,“兵分两路”看病。为了“一个都不落下”,争取时间多诊治一些病人,他们放弃了午餐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连续坐诊5小时。粗略统计,当日共接诊200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4000元人民币。
在另一次义诊现场,有一名伤者手臂受刀割损伤后大量出血,情况危急。尽管进行义诊的卫生室内条件简陋,但是申乐及时帮伤者消毒、止血,并实施清创缝合术,使伤者及时脱离了危险。
因为经常四处义诊,申乐和队友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作“流动的中国医生”。
申乐说,当地百姓自发地走到他和队友所携带的中国国旗下合影留念时,他们感到由衷的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论身在何处,都应该永葆先进性。作为‘白衣外交官’,身在非洲,更应代表党和国家践行这份爱与责任,用实际行动让党徽在异国他乡闪出更耀眼的光芒。”申乐说这句话时,言语铿锵。
据统计,援非期间,由申乐牵头组织并联合第十二批中国(广西)援科摩罗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在莫埃利岛共开展大型义诊2次,在莫埃利岛医疗小分点独立开展小义诊8次,让众多的当地百姓直接从中受益。
甘做新时期“最美的人”
援非任务圆满完成的背后,凝聚着援非医疗员艰辛的付出。
出发前,申乐也曾考虑过会遇到哪些困难,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现实是,他们所遇到的困难要比预想的具体得多。
因为语言不通,几乎无法跟当地人交流,那种在异国他乡的孤单特别令人难受。此外,驻地屋顶漏雨、电线老化、菜地荒废……“硬件”上的困难也让他们头疼。这些在申乐看来还不算什么,食物紧缺却让他们的基本生活陷入了窘境。抵达科摩罗的最初一段时间,正值当地的雨季,海运暂停,市场没有蔬菜及肉类出售,国内配备的生活物资也没有抵达科摩罗。吃完了从国内带过去的少量方便面、螺蛳粉后,他们只能靠上批队员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过期大米及方便面度日,过期时间最长超过半年。
为了解决食物问题,申乐和队友决定自力更生。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把从国内带去的种子播种在驻地旁边刚开垦出来的荒地上。
不过,艰难之中,当地老百姓的纯朴和热情让他们倍感温暖。
申乐说,不论是初抵科摩罗,还是去该国各地进行义诊,当地的老百姓都会热情地给他们敬献鲜花。在他们的驻地修复的过程中,当地老百姓也积极地帮忙。在工作中,当地的同事们对他们非常友好,大家密切配合,合作非常愉快。
4月8日晚上,圆满完成援非任务的申乐回到了家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同事们早已在机场等候他的凯旋。
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范峻峰说,作为广西第十二批援非医疗队中唯一的桂林医生,申乐在援非期间,圆满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任务,并得到了科摩罗政府及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获得了科摩罗政府、医疗机构等颁发的多项荣誉。“和平年代,援非医疗员是新时期‘最美的人’,申乐做到了!”
申乐说,援非任务顺利完成,背后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廖润玲告诉记者,丈夫此次远赴异国执行援非任务,尽管她和家人都知道会遇到各种困难,甚至也一度为他的安全担忧,但是他们依然非常支持。“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悬壶济世是本分。这一次,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代表着国家去执行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任务,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廖润玲还说,同样身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如果有机会,她也希望能参与这样意义非凡的援非工作。
据了解,中国每年派出一批医疗队奔赴科摩罗进行医疗援助活动。申乐说,如果将来有机会,他还会申请加入到援非医疗队伍中,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非洲百姓带去中国的医疗技术和关爱,给他们送上健康和祝福。
记者秦丽云
新闻推荐
建设数字政务 实现深度融合钦州市举办对接自治区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培训
本报讯(记者陆燕)为进一步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广西决策统一部署,加快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建...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