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蘑菇别乱采 谨防“祸从口入” 疾控部门提醒,毒蘑菇与食用菇外观相似,不能用民间流传方法鉴别
今年清明节和“壮族三月三”假期,不少人到野外祭祖、踏青,总有喜欢野味的人自恃“眼光毒辣”,采摘一些野菜、野蘑菇回去尝鲜。就此,疾控部门发出健康提醒:路边的蘑菇你别乱采。
广西10种常见毒蘑菇
自然界中的蘑菇种类繁多,但并非均可食用,据悉,我国的毒蘑菇约有100种。毒蘑菇又称毒蕈,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夏季蘑菇生长繁殖季节最为多见。
广西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潮湿,易生长蘑菇,其中有10种常见可致人死亡的毒蘑菇分别是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
大多数人并不能自己鉴别野蘑菇是否有毒,民间流传的诸多鉴别方法也不都正确,某些毒蘑菇与常见的食用菌长得太像,甚至连专家也无法通过外表识别。而且在野外各种蘑菇混生,无毒的蘑菇也可能沾染毒蘑菇的菌丝,在野外采摘蘑菇回家食用会有一定的中毒风险。
鉴别毒蘑菇五大误区
“在挑选蘑菇时不能挑颜色鲜艳的,有毒;颜色普通的没毒,可以挑选。”对于网友这种鉴别方法,疾控专家说,简单地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红菇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毒蘑菇。
“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菌、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在松林中。
“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葱一起煮,液体变黑就是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的。”“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里的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这个说法是错的。许多剧毒的野生菇如鹅膏菌成熟凋谢后腐烂同样会生蛆、生虫。
“其实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越毒的菌子做熟后,味道越鲜美。”对此,疾控专家表示,一些毒蘑菇毒素(如鹅膏菌属)毒性强,具有稳定且耐热、耐高温的特性,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
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
常见的毒蘑菇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较不常见的会出现神经错乱、胡言乱语等。一旦发生毒蘑菇中毒,首先是拨打120呼叫救护车急救,并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在120急救人员到来前,可先催吐、洗胃和导泻,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为减少毒素的吸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
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为预防窒息,对已出现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
有人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保留剩余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疾控专家提醒,毒蘑菇与食用菇外观相似,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建议大家遇到野生蘑菇做到不采摘、不食用。
新闻推荐
广西公布196个紧缺急需工种 涉及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就业技能培训可提高补贴
本报讯(记者史小辉)日前,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广西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根据相关规定,紧缺急需目录内的就业技能培...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