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走近戒毒志愿者 帮同伴戒毒瘾 让噩梦不再来

南国早报 2019-03-25 16:18 大字

聚焦广西志愿服务

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

他们曾是吸毒者,如今已重获新生,做起了戒毒志愿者。他们还成立一个互助帮扶组织,动员吸毒者到一个特殊门诊服药戒毒,让自己和吸毒者都向善向好发展。

工作:

让吸毒者持续来服药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侧门有一个门诊,门楣上挂着“国家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牌子,看起来有些神秘。

3月初的一个上午,一名男子走进门诊。他从发药窗的护士手中领到一小杯橘红色液体后,走进规定区域一饮而尽。随后,他对着摄像头报出自己的编号,便离开了门诊。

这个特殊的门诊只提供一种药物——美沙酮;只接待一类病人——海洛因成瘾的吸毒者。该男子喝的是美沙酮口服液,这是一种必须在走出门诊前喝完、带出去就是违禁品的药物,它是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的药品,由国家免费提供给戒毒者。每次服药,门诊收取10元的药厂配置和运输费用,药效可维持24至36小时,可以控制戒断症状。

阿庆(化名)就在这个门诊做志愿者。他工作的内容是,跟前来服药的“病人”打招呼、聊聊天,或者引导没有到过门诊的吸毒者来服药。

前来服药的“病人”未必信任门诊的医生和护士,却往往能很快与阿庆等志愿者混熟。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都曾有吸毒经历。而志愿者的任务,就是让吸毒者持续、稳定地来服药,以达到戒毒的目的,让噩梦不再来。

技巧:

要有耐心也要有专业知识

要建立信任并不容易,得有极强的耐心。为降低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志愿者阿添(化名)曾参加“针具交换”工作——给吸毒者发放一次性针具。其间,他认识了吸毒者阿军(化名)。

为劝说阿军接受治疗,阿添不仅经常免费送一次性针具,还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终于,在一个夏日,阿军走进门诊服药。此时距离两人第一次相见,已过去3年半。

身为一名特殊的志愿者,只有耐心和同伴的身份,远远不够。阿添说,他们有一套专家编纂的工具书,详细地讲授如何开展帮扶服务,以及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应对办法等知识。

志愿者阿乾(化名)有一名帮扶对象叫阿铭(化名),今年30多岁,因为持续服药已经稳定下来,还在南宁开了一个夜宵摊。有一天,阿铭的姑姑专门到门诊感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阿铭的姑姑说,因为吸毒,阿铭把家里钱都偷光了,能带走的值钱物品都卖掉了。亲人的耐心被耗尽,连他的父母都放弃了他。如今阿铭有这样的变化,家人都很欣慰。

展望:

需要加强建设引导

2009年,为帮助更多的吸毒者回归社会,有社会组织为美沙酮门诊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训结束后,几名志愿者自发组成一个帮扶小组,继续开展帮扶工作。这就是广西心诚新同伴帮扶小组的起源。目前,该小组有13名骨干,他们联系管理的同伴有200多人。之所以起名叫“心诚新”,是诚心改过自新的意思。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国家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主任石珊说,同伴帮扶模式是帮助吸毒者戒毒和重回社会的一个有效办法。目前,广西有近80个美沙酮门诊,但有志愿者帮扶的很少。

最近,石珊在广东走访考察,看到那里的戒毒社会组织运作很规范,组织活动、与吸毒者沟通、传播知识很专业,经费来源也比较稳定。她说,走访后很有收获,更觉得需要加大对同伴帮扶小组的建设引导。

目前,广西心诚新同伴帮扶小组正在注册成为正式的社会组织。注册成功后,该组织将由全职、专业的社工参与负责运转,并指导志愿者开展更专业化的帮扶服务。

新闻推荐

广西有一群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他们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奔跑在生死之间的摆渡人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向市民宣传器官捐献知识。李霞提供聚焦广西志愿服务南国早报记者阮萃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和至亲至...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