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开展终结结核行动 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访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余水兰 □特约记者 杨宇澄 通讯员 高建华 文/图

右江日报 2019-03-24 09:44 大字

余水兰(左二)在基层调研结核病防治工作。

结核病在19世纪的欧洲和美洲猖獗,传染率极高,让不少人受到了病痛。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科赫氏在柏林宣读发现了结核菌,为以后结核病研究和控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为可能消除结核病带来了希望。因此,世人为了纪念这个医学界的壮举,便把每年的3月24日设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并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在我国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余水兰,她向记者梳理了百色市的结核病防治成果,并畅谈抗痨工作的心声与感悟。

记者:今年我国“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主题是什么?

余水兰:今年是我国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其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目的是呼吁政府、社区、民间团体和私营部门联合起来,通过对话与合作,以联合个人和社区的新方式消除结核病,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记者:现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余水兰:结核病防治工作比较复杂,是“防中有治、治即是防”的一种传染病防治策略。我们结核病防治专门机构在治疗结核病患者过程当中,要为患者提供一段比较长的治疗服务期(一般是6~8个月),治疗期间必须保证患者每一次服药都要在医护人员的直接面视下进行。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还要随时应对因患者的工作、生产活动以及迁徙流动等带来的治疗延时、中断等问题,因此工作量相当大,如果单靠专门机构的话,许多工作是做不完的,也是做不到位的。世界卫生组织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在前几年就提出“联合起来消除结核病”的口号。

记者:回顾百色市的结核病防治历程,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余水兰:百色市从2003年开始逐年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至今先后完成了《百色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0年)》和《百色市“十二五”时期结核病防治规划》两个规划期,目前正在实施《百色市“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下,在2003年~2018年间,全市共规范治疗结核病患者5.35万例,治愈率高达89.98%,按经济损失测算方法测算,能为全市经济挽回近50亿元的损失。经历近3个规划期后,2018年百色市结核病报告发病率降至0.001%,与历史上报告发病率最高的2007年的0.0024%来说,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规划目标。

记者:您在长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有什么感受或体悟?

余水兰:当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已经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离终结结核病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但是越是到关键时刻,我们的工作就越不能放松,经历了近20年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我作为一个老防痨人员最深的体会就是“孤军奋战”。因为许多部门甚至是卫生部门内部都会分有不同的机构,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视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全面地去落实。比如一些结核病定点防治机构不规范收治、管理病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许多患者因负担不起而中断了治疗,让人十分惋惜。还有些基层社区并不配合做好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工作,不利于患者的正常服药和治愈,也让我们很为难。

记者:目前百色市在结核病防治工作是否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您觉得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余水兰:首先,百色市结核病疫情仍然是广西排名第三的结核病疫情较高地区之一,特别是2018年学校报告的结核病散发疫情仍然达到162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其次,“贫困”因素经常影响病人不就诊或不及时就诊。尤其是一些文化程度低的群众,由于卫生知识贫乏,健康意识低下,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结核病不规范治疗的后果,因而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按规定治疗,这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有可能会出现患者治疗不规范及复治、难治的情况。再次,面对不规则治疗的病人或已产生耐药的结核病患者,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选择药物比较困难,显得无奈和束手无策,如果全部转到市级定点机构治疗的话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又太重。因此,我认为实行首诊负责制及治疗管理与首诊健康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记者:面对这些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余水兰:当然是希望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有关部门也能帮忙加大宣传力度,出台各类相关文件给予我们工作上的支持。同时,从我一个老防痨人员来看,就是希望每一位医生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对结核病疫情严重性及耐药结核病危害性的认识,本着认真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消灭结核病。

新闻推荐

广西防范化解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领域风险工作会议召开 构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铜墙铁壁

本报南宁讯(记者/李贤)3月22日,全区防范化解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领域风险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