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委员谈文艺创作尊重规律才能多出精品 “有机会就要往基层走”
“文艺创作要按照艺术规律来,看以往那些深受群众喜欢的精品发现,它们都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在今年两会上,就文艺创作话题,文艺界委员们不约而同地将关键词指向“精品”。文艺创作如何出精品?“靠的是人才和艺术观照人民生活的创作宗旨。”不止一位文艺界委员这样说。
文艺精品要有内在品格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集数越来越多。有网友吐槽说,都市剧基本50集以上,古装剧直接“飙”到60集以上,80~90集的也不在少数。然而,影视剧的质量并未如同集数迅猛增长一样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和享受。
著名导演郑晓龙委员接受采访时说:“制作质量不高,因为急功近利,没有深入到生活中去挖掘深刻的体验。”他表示,“诚实品格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要往后说。”
优秀作品的创作,必须要有其自身的优秀品格。这是委员们达成的重要共识。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奚美娟委员告诉记者,周围朋友们探讨“品格”的氛围很热烈。对此,她直言欣慰与感慨并存,“几十年来,许多行业都在突飞猛进,但演员这个职业却是需要静一静,需要不断回望和沉淀的。”
《红楼梦》(1987年版)之所以成为经典,许多人将其归功为“基本功扎实”,用时间磨砺精品。当时的服装总设计师回忆说:“拍完《红楼梦》,就好像上了几年的大学。”奚美娟委员恳切地说:“艺术的规律一直没有变,现在是时候回望和沉淀,踏踏实实地回到原本应该走的那条路上去了。”
品格是作品的灵魂,对整个文化精神、文化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截至3月3日,国产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观影人数达4070万人,票房累计达45.11亿元,成为一部现象级国产影片。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委员看来,这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文化产业发展中拿什么去开辟创新路径,“一定是能够引领人的灵魂与品格”。
文艺精品渴求人才接力
我国很多文艺人才面临“断档”。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文艺要出精品需要人才尤其是青年创作人才接力。
地方戏曲的有序发展,对于中华民族语言的挖掘、传承和弘扬,都能起到不可低估和不能替代的作用。“所有的地方戏曲种类的健康发展,都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越剧团副团长王滨梅代表告诉《工人日报》记者,现在戏曲事业人才流失、平台缺失、机会错失等问题越发显现。
这并非是一时一地的问题。河北梆子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刘丽莎委员在发言时指出:“我们剧团现在的演员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青黄不接。是时候采取措施来补救了,不要让好的文化断绝,希望艺术院校能与各地剧团有计划地合作。”
“从培养规律上分析,一代人的培养周期不少于10年。”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迫在眉睫,王滨梅代表说,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戏曲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人才队伍、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应该设计统一布局,建立长效机制。
不少委员提到,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就业观念的变化,使愿意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人越来越少。然而,很多优秀文化保留至今靠的是传承人的薪火相传,传承人不足直接加速了一些传统文化精品项目的消失。
扎根基层是创作精品的源泉
“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创作至今已经60年,也演出了60年,经过6代演员的演绎,如今不仅是广西的招牌,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品牌。”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委员在谈到如何创作精品时表示,精品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精品还必须具备精深的思想。”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委员补充说,以电视剧《老农民》为例,这个团队深潜于农村和农民之间,呈现出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浪潮之下的农民精神变迁、心理变化,以及人性层面的利己到利他的历史纵深。
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对此,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委员深有体会,“过去一段时间,影视行业热钱进场,剧和人都在炒作,甚至一周内创造天价。”他指出,资本热钱创作不出文艺精品,一部好剧,一部好作品,需要与时代同步伐,深入基层。
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金萍委员说:“有机会就要往基层走,和社会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注意时代脉搏的律动。”
新闻推荐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梁莹)3月15日,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办,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广西航空紧急医学救援框架协议...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