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家校群也要三观正 老师别当“霸道总裁”
广西百色一名老师,得知学生家长在殡仪馆工作后,在家校群内公开辱骂威胁家长,要求家长给孩子换班。被拒绝后,又借故要求全班同学不得与该学生说话,孤立学生。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对此调查,发现家长所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该老师也已经被暂停班主任职务。
还有家长投诉,这名老师私下向家长售卖红糖,购买红糖就可以替换一块“免罚金牌”。面对家长的不满,这名老师威胁道:“你骂我,我是大人,心理能承受得住。但我骂你小孩,就怕他是小孩,受不住。”种种言行都表明,这个老师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真心喜欢的问题,而是压根就不配身为人师。
家校群无疑是一个微型权力场。一些教师在家校群中不可一世、不容置疑、滥用权威,享受着被家长们阿谀奉承、顶礼膜拜的感觉。家长一言不慎、一句不合就可能被教师公开批评,甚至直接踢出群。一张截图显示,这名老师在群里叫嚣,你们不喜欢我,可以找校长要求换掉我时,家长在后面唯唯诺诺地回复:“喜欢的,从心里喜欢”,你强我弱的关系背后,家长对老师唯唯诺诺、阿谀奉承,也就可以理解了。
各类网络群组的建立,初衷在于便利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关系,但现实中却越来越变味,有的变成了“戏精群”,成为了个别教师进行网络霸凌的工具。之前,诸多家校矛盾都因教师在网络群组中的言行失当而起,家校群成为了刺激教育焦虑、激化家校矛盾的源头之一。
规范家校群是促进家校关系往良性运行、优化教育生态的必要之举。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家校群的管理责任,要求制定信息交流规则,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比如,不得发布学生成绩、排名,不批评或表扬学生,制造焦虑。不得发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广告、求助、募捐、拼课等信息。要尊重学生隐私,不攀比家庭背景、不晒娃,不刷屏问候、点赞,不得发红包。这类规定为微信群内可以发什么不可以发什么,制定了清晰的规则。
家校间的网络群组放大了家校之间的矛盾,也把部分师德败坏教师的言行进行了公开展示。试想,一个网络空间中颐指气使、粗话连篇,动辄威胁家长、辱骂学生的老师,平日里的“为人师表”会是什么样?
当然,群组的建立者、管理者负有管理之责,但他们也恰恰是应该被监督的对象,如果不是群内交流信息公开,外界力量很难介入监督。所以,规范教师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关键还在线下,在于厘清家校之间的职责边界,在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新闻推荐
园区领导班子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送去浓浓祝福 传递深切关怀
连日来,市河南工业园区党工委开展2019年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园区领导班子分批走访慰问优秀人才、困难党员、老党员、群众、...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