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出人生新高度
本报记者骆万丽实习生李玟卓
他脚踏实地,用手中的砌刀,将砖石层层垒起,为高楼大厦铸造坚实的脊梁;他精益求精,以一丝不苟的匠心,砌出“缝隙毫厘不差、砖面清澈漂亮”的行业标杆,也“砌”出了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理想,并不一定要在高处。”来自广西格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梧州分公司的砌筑工邓泽钦,用他的执着和敬业,让工匠精神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闪耀光芒。
“从未返工”的技术能手
进入砌筑行业时,邓泽钦已过而立之年。此前的他曾有16年的外出打工经历,辗转过食品、家私等多个行业,“始终找不到方向”。
2010年,32岁的邓泽钦结束了16年的漂泊,回到家乡梧州。在老乡的提议下,邓泽钦决定到建筑工地“试一试”。
邓泽钦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施工时的情形。嘈杂的工地,每个人都在忙碌,没有师傅领路,一切全靠自己摸索。邓泽钦对着材料琢磨了半天,凭着自己对“墙”的初步理解,小心翼翼地砌了起来。“没想到砌出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竟然没有被要求返工!”初战告捷,让邓泽钦备受鼓舞。也正是从那时候起,邓泽钦决心在砌筑行业干出一番天地。
为了能真正掌握砌筑技术,邓泽钦白天干活,晚上不断琢磨砌筑技巧,有时候甚至不睡觉,一琢磨就是一整夜。下工后的业余时间,他不断向老师傅请教,全力完成每一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功夫不负有心人”,邓泽钦的砌筑技术突飞猛进,仅仅一年之后,他便能自己承接工程了。
“光盯着手上的砌刀是完全不够的。要想不断进步,就得了解建筑行业方方面面的知识。”邓泽钦在施工过程中自学看图纸,掌握图纸平面、截面的要点。打地基、砌墙、装修,一栋建筑拔地而起的每一个步骤,邓泽钦都亲自把握,从不偷懒。
从业8年,邓泽钦参与了近30个工程的施工。在他的努力下,这些工程从未有过返工现象。也正是在这一项项工程中的反复实践与不断付出,让邓泽钦成长为一个熟能生巧的砌筑能手。
毫厘之间方显本色
在很多人看来,砌筑工作是个“粗活”。但在邓泽钦眼里,“粗活”里蕴藏着“精功夫”,毫厘不差,是他对自己的苛刻要求。
“砌墙这个活儿,看似门槛不高。但要砌得标准、砌得美观,却并不容易。”邓泽钦告诉记者,砌筑必须注重细节,放线、排砖摞底、砌筑、搅拌砂浆、预留构造柱、墙加筋,每一步都要控制好,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从第一步的放线开始,如果线没放平,那就意味着整面墙的水平度不准,砌出来的墙就不牢固;砌的过程中,每一条浆缝必须控制在0.8厘米到1.2厘米之间,太窄稳固性就不够,太宽则影响砂浆的收缩;搅拌砂浆时,干湿度的把控也是关键,太稀或者太干都不行。
要掌握好“度”,除了依靠专业工具的测量,最关键还是需要砌筑工日积月累的经验判断。对于邓泽钦来说,8年的努力,早已让他练就了如同本能般的手艺——只要拿起一块砖,他就知道用灰量是多少才能确保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均匀,把误差控制在毫米之间。
2018年,在第六届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砌筑工项目角逐中,邓泽钦仅用两个小时便完成了两个半小时的比赛项目,成为第一个完成比赛项目的选手。他所砌出的墙面无论平整度、垂直度、浆缝间隙,均堪称完美。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出色发挥,邓泽钦一举夺魁,获得了“广西技术能手”称号,也“砌”出了自己人生新的高度。
严守质量安全底线
质量、安全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在8年的工作生涯里,邓泽钦的严谨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遇到建筑质量、材料不达标的情况,他从不妥协,总是第一个说不。
在承包再生资源园区工程的时候,邓泽钦发现有一批材料没有达到建筑材料的标准。他在第一时间停止施工,并向发包方提出质疑。对于施工而言,每多消耗一天,就会损失一大笔成本费用,但是邓泽钦一直等到发包方将材料彻底更换以后,才继续施工,最终工程得以顺利成功验收。
8年以来,邓泽钦教导了近50名学徒,从砌筑新手成为独当一面的老师傅,为砌筑行业输送了新鲜血液。他对学徒们从砌筑的垂直平整度、灰缝均匀度着手,耐心进行教导,一遍遍检查巩固学徒们的手艺,确保施工墙体的稳固。
从普通农民工到建筑工人,再到精雕细琢的砌筑工匠,邓泽钦用自己的故事演绎了平凡人生的别样精彩。
新闻推荐
本报河池讯(记者/蒋予昕)1月24日,自治区妇联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三境村和板鸾村举行“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为率...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