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群众代言22年的“社会活动家” 记“广西勤廉先进个人”梁宇
本报记者陆小洁通讯员覃世翻
2018年“广西勤廉先进个人”于近日揭晓,港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中心主任梁宇榜上有名。在上榜的30人中,梁宇是贵港市唯一一名入选的勤廉榜样。
“梁宇作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20多年来坚守在基层一线,以扎实勤恳的态度,严于律己的作风,低调谦逊的品行,为推进港南区经济社会发展摇旗呐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并带出了一支勤勉、务实、高效的新闻宣传队伍。梁宇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防微杜渐,谨言慎行。在梁宇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廉洁从业、甘于奉献、向上向善、争创一流的精神风尚。梁宇着实为70多万港南干部群众树立了勤廉的好榜样。”港南区委书记杨亚俊给予了梁宇这样的中肯评价。
1996年6月,梁宇调入港南区委宣传部。直到现在,梁宇整整为基层群众代言了22年,讲述基层好故事,传递群众好声音,为70多万港南干部群众树立了勤廉的榜样,被人们亲切的称为为群众鼓与呼的“社会活动家”。
把基层的声音呼出来
2014年9月的一天早晨,梁宇第三次走进偏远的港南区瓦塘镇香江村,采访了解该村如何创新开展“两委”质询评议制度,了解群众如何向村“两委”干部“现场考廉”工作。
“梁副部长,您又来采访啦!”香江村民一见梁宇就热情招呼。
“村里扶贫款、最低生活保障金等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到群众手中……我想听听父老乡亲们的心声”,梁宇和时任港南区纪委副书记李立辉把大家的心声一一记在本子上。
村路狭窄,他们只能一户一户走访,一天时间,脚上和裤腿上沾满了泥,笔记本记下了20多页。一连几天,梁宇先后到港南区瓦塘、木梓、东津等乡镇的6个偏远乡村,先后采访30多名村干部和群众,获得了大量鲜活的新闻素材。
回家后,梁宇不顾采访的艰辛与劳累,连续3个晚上策划构思、撰写稿件、反复修改至凌晨两三点钟。几天后,《面对面质询,零距离监督》新闻稿即在《广西日报》《贵港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港南经验得到市纪委的肯定。随后,贵港市村(社区)“两委”干部作风及廉政建设民主质询评议现场会在港南区召开,大力推广港南区的经验做法。
“领导要办头等事,记者要写头条稿。”民政部原副部长、国家民委原常务副主任陈虹曾给梁宇题字,勉励他多写有典型、有份量、有影响力的头版头条新闻稿。仅2016年,梁宇执笔撰写并刊发在《广西日报》《贵港日报》的头版头条就达到38篇。2016年6月,梁宇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记录港南区乃至贵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48万字的《头版头条新闻》专著,收集他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贵港日报》等媒体讲述的贵港故事。
2006年7月至8月,港南区遭受热带风暴“碧丽斯”和台风“派比安”的袭击。此时,梁宇的妻子陈茵正感染风寒患病在家卧床不起。
“台风来了,你也快回来吧!”陈茵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丈夫。
“对不起,我要到抗洪抢险一线去,第一时间把新闻传播出去!”梁宇对陈茵说。
梁宇主动请缨到险情最严重的东津、瓦塘两个乡镇抗洪一线,每天跟着救援队冒风雨,水中行,泥中爬,直击救援现场,记录下那感人的一幕幕。一连三天三夜,梁宇没回过一次家,没洗过一次澡,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衣服和鞋子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整个脸晒得像个“黑包公”,体重锐减。虽然身体极度疲劳致腰肌劳损,但梁宇咬住牙关,顶着病痛采写出了10多篇新闻在上级媒体播发,大大鼓舞了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生产自救的热情和斗志。险情过了,回到家,妻子病好了,梁宇却病了。
“梁宇真心喜欢新闻工作,为了工作连身体也不顾了,我无法责怪他。”陈茵哽咽难言。
自从1996年6月调入港南区委宣传部22年以来,梁宇累计有2200多篇(条)新闻刊发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和香港《大公报》及广西电视台等全国30多家媒体;策划、推出专题、专版145个;协调新华社及《澳门商报》等媒体重大采访活动38次。
2010年以来,港南区年年被广西日报社授予“新闻报道甲等奖”,被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授予“通讯报道先进县(市、区)”称号。
2018年3月,被中国县域经济报社授予“2017年度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称号。梁宇也连年被这些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30多篇新闻作品获贵港市级以上荣誉,其中《“懒笨穷”造就两个广西》获广西新闻奖二等奖,《桥圩镇“小网格”服务大民生》获中国地市报“走转改”作品三等奖。
把公益的热心沉下去
“梁鲁的身体一天天变好,生活一天天改善,我们一家人对梁宇千恩万谢。”谈到梁宇,桥圩镇南兴村大村屯村民梁鲁的母亲刘桂香泪水簌簌而下。
因为聋哑,今年32岁的梁鲁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生活举步维艰。20多年来,厚道重义的梁宇坚持用自己的工资为梁鲁购买生活用品,先后8次护送梁鲁到玉林市卫校附院和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为他送医送药,累计为他捐款捐物价值9200元,预支医疗费2.3万元。梁宇还协调港南区残联为梁鲁申请获得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价值3000多元的优质猪苗用于饲养,协调江南教育集团华南校区校长蒙飞程带头捐款2000元,共捐款捐物价值1万多元赠送给梁鲁,使他日常生活和长期护理照料得到基本保障。
近年来,梁宇带头累计捐款1.6万元,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家乡公益设施建设。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港南区政协委员、经济能人甘海宝个人捐5.5万元,在贵港城区做生意的村中兄弟梁岸捐4.5万元,外村爱心人士李海瑞捐3.2万元。
如今,港南区桥圩镇大村屯建起了环屯水泥路、灯光球场和太阳能路灯等,乡村容貌焕然一新,村里文娱活动丰富多彩。
“梁宇就是我们村的一个‘品牌’,你们随便问哪个父老乡亲对他没有不点赞的!”南兴村支书林育德感动地说。
“篮球赛太精彩了!有外国籍球员,有国家级大腕上场,是贵港版的NBA!”
“这个是每年春节我必看的‘篮球春晚’!”
每年春节期间,精彩的桥圩镇篮球比赛现场人山人海,欢声雷动,热火朝天,看球的观众欢呼雀跃,掌声不绝。
1996年春节,对篮球情有独钟的梁宇接过桥圩镇春节篮球赛总策划的接力棒。之后的每年春节,梁宇放弃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间,鼎力协助桥圩镇政府策划、组织举办了“松达杯”和“温暖小镇杯”等20多场大型篮球赛。近几年还邀请美国、非洲的“外援”参赛及贵港城区“篮球宝贝”啦啦操队到场表演助兴。桥圩镇荣获“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桥圩镇每年春节高水平、高层次的篮球赛,都离不开‘篮球部长’梁宇全程的精心策划与辛勤付出!”港南区文体新局局长李国和与桥圩镇党委书记梁焕治、镇长甘海松就群众体育活动发展进行探讨时齐声称赞。
把廉洁表率当好来
从事新闻工作22年来,梁宇从点滴做起,从不以笔谋私。下基层采访时,他为了及时到达,都是“私车公用”,远路、山路、险路也毫不介意。
港南区是中国羽绒之乡,羽绒业是当地龙头产业。贵港市亨利来羽绒制品有限公司靠诚信赢得了市场,成为梁宇采访报道的对象。
“梁宇经常到我们企业采访,又适时在媒体为我们企业推出了好新闻,树立了好形象,很想挽留他吃顿热饭,送点小礼物略表心意,但都被他谢绝了。梁宇身上有一股勤廉之风!”提起梁宇,公司董事长陈绍平啧啧叹服。
2016年春节前,梁宇还打了“飞的”专程到福建省向好友贺喜。20多年前,东渡日本留学回国的福建籍客商林金华到港南区创业。林金华务实创业,热心公益,回报社会。梁宇经常采访报道他,并协调帮助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但梁宇从不讲报酬和代价。从此,林金华和梁宇成了好朋友。当梁宇得知林金华在家乡为其儿子举办婚礼,随即请了个假,一个人坐上飞机,兴冲冲直奔福建,林金华高兴得直喊“多谢多谢”!
梁宇十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妻子陈茵是桥圩镇中心校一名小学高级教师,工作地点距离城区近30公里。
“你为工作付出那么多时间,牺牲那么多精力,把爱人调到城区吧,这样方便照顾。”区里不少的领导干部和亲朋好友劝告梁宇。
“谢谢你们帮忙照顾,我们在两地能够踏踏实实工作,好好孝顺老人就很知足了。”梁宇和他的妻子一一回绝。如今,梁宇的妻子依然在桥圩镇中心校任教。
“心正则笔正,道德文章皆楷模。”港南区纪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梁东为梁宇点赞。20多年来,梁宇先后荣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广西自强模范”“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广西书香之家”等130多项荣誉称号。
“恒者行远。梁宇信念坚定,行为执着,专心致志,滴水穿石,20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辛勤付出,终于磨成了一把‘大刀’,相当的锋利!”贵港日报社总编辑梁书能在梁宇的《头版头条新闻》专著所作的《序》中这样写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韦继川2016年4月,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将全区供销社综合改革任务细化为“六个创...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