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棚户区 喜圆安居梦 广西建华机械有限公司棚户区新区见闻 □本报记者 石广欢
改善困难职工居住条件,提升企业职工生活水平,是广西建华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华厂”)建厂以来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今,在占地近90亩的建华厂棚户区新区,13栋崭新的居民楼拔地而起,显得格外显眼。
“住上这个房子是我这辈子最大心愿,对我们老两口来说意义非凡。”去年刚入住新房的黄日秀夫妇正商量筹备过年所需食材,看到记者登门来访,黄日秀喜笑颜开地说:“今年给新房增添了些家具,希望孩子们春节能回来一起吃个团圆饭。”
今年75岁的黄日秀是建华厂退休老职工。1968年,黄日秀退伍后开始到建华厂工作,期间曾在车间一线、公司仓库等工作,因为要赡养父母和照顾几个孩子,黄日秀奋力打拼大半辈子,却仍没有能力在百色城购房。在此前近50年里,黄日秀与老伴一直居住在50平方米左右的小平房里,直到2018年9月23日,作为棚户新区最后一批安置户,黄日秀搬进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崭新套房,实现了安居梦想。
“很感谢政府出台好政策,改善了我们的生活。”黄日秀说,作为建华厂老一批“三线”职工代表,他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巨大变化,自己有幸成为国家惠民政策的受益者,他感到无比荣幸。“以前居住环境很差,房子没有卫生间,一家人如厕还要跑去公共厕所排队。”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黄日秀说,最怕碰到雷雨天气,大风经常把屋顶上的瓦片吹得当当响,特别担心落下的瓦片会伤及家人,这种提心吊胆的经历让他难以忘记。“自从搬进新房后,心里变得踏实多了。”黄日秀说,几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自己和老伴也有了新房,孩子们逢年过节回来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
“政府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在采访中,住在7号楼73岁的张月珍告诉记者,她从1972年开始在建华厂上班,在过去几十年,一家6口人居住在拥挤的小平房,雨天漏雨,冬天怕冻,门前道路又小又窄,还布满青苔,人走在路上经常滑倒,住在小平房缺少安全感。知道棚户区改造项目后,一辈子没有住过楼房的张月珍和老伴谢纪辉激动不已。经过商量,两人拿出所有积蓄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套房。
“做梦都没有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而且还是电梯房。”谢纪辉也是建华厂退休职工,他说,在此次棚户区改造中,他们和符合条件的在职职工和离休干部一样,优先享受购房待遇,并以21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买到了棚改新区的房子。
走在建华厂棚改新区,随处可见洋溢着笑容的居民。“棚改新区的建成,大大改善了‘三线’职工的居住环境。”负责管理棚户新区后勤部的李经理说,作为国防三线兵工厂,建华厂严格遵循国防科技工业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选址原则,为了把企业建成职工生产和生活的乐土,公司不断完善生活区基础配套建设,提升职工居住环境。目前,棚改新区生活配套设施已经逐步完善,新区离百色中心城区只有十几分钟路程,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建成让建华厂老一代“三线”建设者圆了住房梦想。
据介绍,建华厂棚改新区项目于2011年开始启动,对547套低矮平房实施棚户区改造,拟建了13栋556套住房,全部覆盖符合棚户区职工住房需求。项目于2013年8月开工建设,2018年3月实现全部交付使用,目前共有500多户建华厂在职或离休职工入住,其他困难职工则通过鼓励购买经济适用房、申请公租房等方式得到妥善安置。据悉,为改变所有职工的居住环境,建华厂还将计划申请危旧房改造项目,给有住房需求的广大职工争取更多福利。
新闻推荐
华林集团涉嫌传销案揭开冰山一角。1月15日晚,微信公众号“沧州发布”发布消息,自黄骅市联合调查组进驻华林公司以来,经过紧...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