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致敬老报人! □韦慧兰

来宾日报 2019-01-14 10:00 大字

老主任又出新书啦!在这寒冷的冬天。

老主任姓叶,名玉生,人称“叶帅”,退休前为主任编辑(副高职称),曾任《来宾日报》编委、编辑部主任,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一本崭新的《自觉·觉他》到我手上时,带着扑鼻的墨香、厚重的份量和刚刚好的温度。仿佛一缕阳光,一下就驱散了阴湿寒冷。这是老主任继上一本散文集《四弦小奏》面世后的又一佳集,已是他人生的第七部作品,第七本大书,着实了不起。

书赠有缘人。这些年,我陆续收到好多本老领导老报人的赠书。徐总(徐继良,曾任《桂中日报》(现为《来宾日报》)总编辑)赠送了他的水彩画集《画意诗情》,黄总(黄成斌,曾任《桂中日报》总编辑)的摄影作品集,大罗总(罗人伟,曾任《桂中日报》副总编辑)的作品集《我从小溪来》《走向朝霞》,小罗总(罗勋,曾任《来宾日报》总编辑)的诗集《怀念狐》《等待鹊桥》《痛苦之门》《床尾的兰花》等,都令我感动不已。书捧手上,沉甸甸的,这是前辈们为自己韶华时光全心付出打磨的一份份信物,唯其真切,所以言为心声,一定让读懂的人悠然心会,了解他们曾经真正不计成败地倾情投入过一件事,并且始终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心底的理想和内心的感动,这就够了。感激前辈们有好东西都记得我,我会仔细品读,汲取营养,精心珍藏。

朝花夕拾。作为报人,在报社度过的时光一定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情节和最深沉的梦想。这些文字和图片都是前辈们的心血力作,尤如散落的珍珠,如今有时间和精力得以归类集结,串成精美的项链,闪闪发光。令我每每读到感动处,就会不管不顾,冲动地一个电话打过去,认真讨教一番。轻松愉快地交流,经常会让我在转角处遇见豁然。

书是人,人亦是书。前辈们海量的知识储备、独到的见解视角、遣词的严谨精准、落笔的干脆余韵,那种阅尽千帆的睿智与境界入木三分,多才多艺为人谦和的报人风骨深刻得体,都是吾辈远不能及。即使严冬,也令我读得全身躁热、惭愧汗颜、叹服不已。恍然顿悟,当年,是他们用才华和坚韧铸就了《桂中日报》跻身“广西十佳报纸”的辉煌。

曾经,作为新闻行业的小白,我幸运地得到前辈们的悉心栽培,战战兢兢、扯其衣尾、跟随其后学习采访、模仿写作,从乡野村落到繁华吴江隽秀同里,再到首都北京。每次,我明明看到的只是一朵花呀,他们总能看到春天进而看到希望。每一次采访,他们总能在或简单或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剥离出一个具有核心价值的东西,或破解,或延伸,或联系,让我心戚戚焉,既恨自己的愚钝,更叹前辈的智慧。当然,这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我在茫然无措、寝食难安的同时,深深地爱上了新闻这一行,挑战未知,放飞梦想,曾经那样地令我血脉贲张。

岁月匆匆,时间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溜走,前辈们陆续退休或调离报社,转战人生的另一个舞台。我也从不谙世事的小报人变成“中年闰土”式的中报人,并正在岁月催促中一天天滑向老报人。然最大的悲哀是,与前辈们相比,这十几年来,我写的那上百万字,实在太过稚嫩,让人惭愧,不忍直视。磋砣时光,写作进步不大,似乎进入瓶颈而停滞不前,在人生黄金时期没有继承到老报人笔力之一二,这令我不安和沮丧。

恰遇寒冬,姑且蛰伏,思之、悟之、省之。

顺祝老前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2019.1.12清晨

新闻推荐

首份二线城市新中产消费报告出炉

1月12日晚,广西广播电视台教育广播携手乐达传媒、艾瑞数字研究中心,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二线城市新中产消费报告全国首...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