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的“铣工大王”
本报记者赵超
开栏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当前广西正处于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的新时代工匠,在这一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是各自所在行业的中流砥柱,是全区数百万产业工人学习的榜样。近日,由自治区总工会等部门选树的2018年度20名“广西工匠”揭晓,本报开设“广西工匠匠心筑梦”栏目,讲述他们恪守匠心的追梦故事。
铣者,切削也。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的铣工丘柳滨,22年来在不断切削金属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打磨着自己,终于赢得了“铣工大王”美誉。
丘柳滨职业生涯荣誉无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技术能手”、广西“十大金牌工人”……
作为广西数百万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丘柳滨头顶多项光环: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广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刻苦钻研攻克难关
从初出茅庐的懵懂,到今日技艺精湛的高级技能专家,钻研是丘柳滨成长的秘诀。
工友们说,丘柳滨从不轻易放弃。对于技术上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要反复琢磨和实践,废寝忘食,直到弄通弄懂问题的来龙去脉。他不但刻苦钻研、熟练掌握铣工理论及操作技能,还熟练掌握高速加工中心、数控铣床、齿轮加工机床、工具磨床和插床等多种机床的操作技能,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工人。
书籍是丘柳滨攻克技术难题的良师益友。
他把柳州市图书馆书架上的铣工专业书籍借了个遍,连专门存放已下架旧书的书库都留下他的足迹,他还因此被评为“柳州市优秀读者”。
书籍也给予他最好的回报。当车间里的齿轮加工机床因缺少操作员而“趴窝”时,是丘柳滨照着书上的方法一步一步操作,让机床又重新开工;当数控铣床引领行业时,他查阅大量书籍和资料,做了几大本笔记,掌握了数控铣床加工的全套操作技术,成为数控加工领域的佼佼者。
从业22年,丘柳滨收藏的专业书籍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也帮助丘柳滨在铣工岗位上不断提升。
为企业发展出力
“为企业发展出力。”这是丘柳滨入职时立下的铮铮誓言。22年来,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兑现了这一誓言。
他改进生产工艺,创新生产方法,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他提出用无差动加工方法加工276Q发动机大螺旋角传动斜齿轮,生产效率从原来每天生产100件提高到每天生产150件,年创效150多万元;他研究出只需一台立式铣床即可加工公司某型号发动机扩孔钻的方法,操作简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丘柳滨不仅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广西汽车品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015年公司研发新产品,需要加工一批宝骏560发动机的工装夹具,其中有一种定位板需要加工几条很窄的倒锥S型小槽。这种小槽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且在普通铣床和加工中心都无法直接加工。丘柳滨在仔细分析了解S型小槽结构和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大胆采用数控机床手工编制宏程序,研磨倒锥角度铣刀加工,加工出来的倒锥S型小槽满足了工艺要求,使这批工装夹具能快速投入使用,为宝骏560快速抢占市场作出了贡献。
这样的事例在他22年的工作生涯中还有很多,丘柳滨说:“我最大的追求不是获得各种荣誉,而是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努力实现五菱汽车‘柳州智造’;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流的大国工匠,生产出更多让中国人骄傲的精品和艺术品。”
一点红变成一片红
“一点红不是红,我要让一点红变成一片红。”多年来,丘柳滨乐为人师,自觉做好“传帮带”工作,把自己精湛的技术无私地传授给他人。
2010年,公司组建了“丘柳滨工作室”,他带领团队创造的“关于加工曲轴箱结合面崩角的改善”“托盘快速切换机型工装机构项目”“活塞分装线拉直改善项目”等项目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并发挥了巨大效应,共为公司节能降耗约1963万元。
2017年,以丘柳滨为领头人的“丘柳滨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一大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创新、现场改善、职业技能比赛等活动,创造了多项攻关成果。
丘柳滨积极为柳州乃至广西产业工人服务,参与学院专业课程设计、实习生实际操作指导,先后被评聘为广西机械技师学院讲师、广西青少年成长成才优秀导师,为广西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
丘柳滨时常跟徒弟们说,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要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在哪个岗位,就做哪个岗位的行家里手。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专注和勤奋,每一名工人都可以成为技师、技能专家、创新型能手。”
新闻推荐
荐股诈骗在无股票经纪资质的情况下,诈骗团伙招募无证券业知识人员,编写话术模板,招募员工用公司提供的股民信息,主动联系股民...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