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发“新枝”
从左至右:①光明糖业广西板块原料蔗保持增长势头。梁柳英/摄 ②玉柴发动机生产车间一角。本报记者 李 军/摄 ③柳钢工人在冷轧车间查验产品。 蒋国华/摄 柳工装载机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邓 华/摄 南南铝是广西铝产业“二次创业”的样板。 本报记者 邓 华/摄 位于平果工业园区的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轻合金材料项目。 本报记者 周 军/摄
本报记者骆万丽
在广西工业发展的格局中,传统产业是家底和支柱。传统产业占广西工业比重达70%以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曾经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的支柱产业面临产业优化升级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巨大压力。
如何突破瓶颈障碍,走出发展困局?
因循守旧不会带来奇迹,新局面、新气象孕育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担当之中。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广西铝产业二次创业中长期方案》《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广西机械工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2017-2025)》等一系列文件,全面吹响了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的号角。
“要把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实现广西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党委、政府思路明确而清晰:向创新要动力,加快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着力拉长产业链、做深精加工、提升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形成上、中、下游产业衔接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的代名词,找对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老树新枝亦能带来满园春色——
铝产业在突破中前行。大胆探索创新“铝-电-网”一体化的铝产业发展模式,百色、来宾区域电网相继建成,有效破解了困扰广西多年的铝产业用电成本过高瓶颈,为铝精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批生态铝产业项目纷纷复产、投产,极大改善了我区铝产业“中段塌陷”的状况,生态铝产业链初具规模;曾以门窗、把手等铝加工起家的传统制造企业南南铝以创新立身,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海洋等领域推出高性能铝材产品,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开辟出发展新空间,也实现了自身“鸟枪换炮”的华丽转身。
甜蜜的事业更加“甜蜜”。行走在八桂大地,面积达数千亩甚至上万亩的甘蔗“双高”基地,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截至今年10月,广西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已完成422.16万亩;在崇左、来宾等糖料蔗生产大市,通过园区建设,将原料蔗生产、加工及文化展示等融为一体,延长了糖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糖业的融合发展让一根甘蔗的“两头”——糖厂与农民都尝到了甜头。
机械工业提质增效。玉柴在研发、制造、营销、管理等方面图强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体系再造,玉柴的车用柴油机产销量已位居全国第一;柳工相继落成了国家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球研发中心,成功把装备制造技术输出到欧美、非洲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冶金产业“扬帆”再起航。柳钢等企业成功开发了汽车、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船舶、家电等领域用钢品种,并实现了产业化,填补了西南及华南部分地区一些品种钢生产的空白,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有效供给得到扩大;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盛隆冶金产业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不锈钢、锰产业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冶金产业“一核、三带、九基地”总体布局初见雏形。
汽车产业从“量变”到“质变”。2017年,柳州汽车产量突破250万辆,稳居国内汽车产量前三;上汽通用五菱坚持自主创新,从微型车到乘用车、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从低价位到中价位、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打开了新市场,还实现了知识产权输出。
随着“二次创业”不断深入推进,广西优势传统产业逐步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新路。
传统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食糖产量占全国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制糖基地。
广西整车产量占全国的8.6%,其中MPV、交叉型乘用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玉柴的车用柴油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氧化铝、电解铝、铝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5.2%、3.7%、6.7%,分别居全国第四、第八、第五位,是全国重要的铝产业基地。
2017年,广西冶金行业工业总产值2859亿元,实现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57.25%;钢材产量3270万吨,铁合金521万吨。
人造板产量占全国的12%,居全国第三,是全国重要的木材加工基地。
1-10月,柳工整机销量超过7100台,同比增长近29%,海外收入同比增长约29%。
新闻推荐
杨东莼(1900-1979)1950年初到1953年10月底任广西大学校长。他转请毛泽东主席为西大题写校名。在全国院系调整中,他与其他同...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