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主动作为培养高层次科技英才
本报记者李新雄通讯员朱小刚
为了更好地为第一批广西院士后备人选提供最优服务,使培养工程早日见成效,11月21日,自治区科技厅召开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座谈会,与院士后备人选梁宏、邓国富、陈保善、王双飞、梁恩维座谈交流,了解培养方案落实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与全国先进省(区)相比,广西高层次人才数量微乎其微,严重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截至“十二五”末,广西只有院士2名,长江学者3名,全区每万人口R&D人员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赢得区域发展主动权,首先要破解高层次人才发展之困。
2015年11月,广西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每两年遴选5名左右的优秀拔尖人才,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着力培养20名左右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性、创造性贡献,或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创造性贡献的八桂英才,作为院士后备人选。
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告诉记者,广西院士后备人选代表着广西顶尖的人才,自治区党委、政府寄予厚望。科技厅主动作为,为院士后备人选提供优质服务,为其参加院士增选创造有利条件,把院士后备培养工程做实做好。
座谈会上,各位院士后备人选就如何在政策、管理方面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院士后备人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主题发言。
培养院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为院士后备人选开展创新性研究营造更加宽松、良好的研究氛围?
曹坤华表示,自治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16年9月召开了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出台了“1+8”系列政策文件,设立了50亿元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近期又将召开全区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大会即将发布实施“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希望各位院士后备人选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广西重大需求的同时,围绕“‘三百二千’工程中的引育100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充分利用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这个载体,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注重团队建设,形成塔尖型的人才梯队;拓宽学术交流渠道,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争取在国际性、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中任职,加强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影响力;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注意学术诚信、道德风范,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自觉维护广西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对标院士标准条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的差距,努力攻克自己的“短板”,使自己达到院士标准条件。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梁莹)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卫健委获悉,由甘肃、陕西、广西等14个省(区)组成的省际联盟完成进口抗癌药品联合议价...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