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马帮驮我去“支边”

梧州日报 2018-11-26 10:01 大字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很重视对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广西既是边境地区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中央很关心广西的建设,早在解放广西时就将部队的一些干部留下来支援广西建设,后来又在东北等地的革命老区抽调了大批干部南下广西支援建设,这些南下的干部遍布广西各地。

广西本身也很重视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的建设。从解放初期起就陆续在广西区内各市县抽调大批干部去这些地区工作。当时这些地区特别缺乏有文化的知识青年,所以那时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地陆续出现一批批的知识青年去“老少边”地区建设,一批热血的青年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放下书包,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加入到“支边”的行列。

我们这一批从南宁去的青年干部主要分配到百色地区的隆林、田林、凌乐这三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县。我被分配到凌乐县,那时的凌乐县(后来分成凌云、乐业两个县)还没有公路,还未通车,人员出入要骑马或跟随马帮出入,进出的货物全部靠马帮来运输,情景就像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一样。

记得我从百色去凌乐时是跟随马帮,坐在马背上的马驮架上,走了两天才到县城。两天的路程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马帮老板知道我们是第一次坐马驮架上,就鼓励我们不要怕,说马帮的马是很老实听话的,也很有人性,知道驮架上坐有人时,它都会很小心地行走。为了给我们壮胆,马帮老板还叫几个帮手走在旁边,一方面照顾我们,另一方面和我们闲谈,缓解我们紧张的心情。

这些马帮人很能吃苦,一路上我们看到他们比马还辛苦,行走途中要来回走动照顾马匹和驮运的货物,走的路比马还要多。看着他们忙前跑后地忙碌着,我曾问过他们跑马帮这样辛苦,为什么不转行做其他工作。他们总是笑着淡淡地说,跑马帮确实很辛苦,一年下来除了过年时真正在家休息几天,其他时间都是在外面崎岖的山路上跑,跑烂了多少双草鞋、流了多少汗水是无法计算的,要说不辛苦那是假的,但为了把山区的土特产、山货运出来,把群众需要的生活必需品运进去,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总得有人去做。马帮人朴实的感情和对待困难不畏惧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也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支边”的决心,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到达县城后,环境确实比较艰苦,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都是点灯油灯和汽灯,而且语言也不通,而且县城内的乡镇还没有通车,下乡要走路或是骑马或是跟随马帮,对于我们这帮刚踏入社会、远离家乡的学生哥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县里的党政领导都很关心我们,鼓励我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在工作上手把手地教我们开展工作。而前期调入的干部也很热情地帮助我们,教我们讲当地的语言,教我们骑马,当时县直各单位都普遍养有马,以方便下基层时使用。我们很快就适应了环境,安心下来工作。

尽管当时环境比较艰苦,但生活上也别有一番风味。在平时没有下乡任务时,早上我们会约上几个爱好运动的同事去跑步,夏天去县城旁的小河游泳,傍晚大家一起打篮球。星期天休息时,少数民族的同事会带我们去附近的圩镇参观各种歌圩、对歌会。下乡就更加有意思了,如果是跟随马帮去,坐在马驮架上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马脖子上挂着的铃铛发出的“叮当、叮当”的响声和着马匹走路时“的得、的得”的响声合在一起很动听。看着一队长长的马队有序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亲身体验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情景。有时马帮的铃声惊动了在附近山上劳动的少数民族女同胞,她们总喜欢用山歌来“嘹一下”(逗一下)马帮的小伙子们,他们听到歌声马上来了精神,一边走一边用山歌来对答。到达目的地后,当地的干部和少数民族的同胞都会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歌圩、对歌会、婚礼等活动,场面很热闹,使我们领略到了少数民族的风情。

一起去“支边”的同学,后来因各自的工作调动等原因各散东西,失去了联系,现在连姓名都记不起来了,但大家一起跟随马帮坐在马驮架上去“支边”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李献全)

新闻推荐

云南西电东送电量同比创新高 今年有望破1300亿千瓦时

南方电网云南公司的最新统计显示,从今年年初到10月底,云南电网西电东送电量突破1200亿千瓦时,达到122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