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一次次将病人 从死亡线上救回 记广科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忠

柳州晚报 2018-11-07 11:33 大字

黄忠(右一)在查房

在多数人看来,重症监护室(加强监护病房)是一个相对陌生又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因为一旦进入这里,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坏消息。

作为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广科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忠的工作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这些年,黄忠带领他的医疗团队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一次又一次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在黄忠看来,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回到普通病房,最终得以平安出院,就是最美的风景。

技术全面守护患者健康

“穿上监护、隔离服就像上战场,医务人员的‘作战’能力很重要。”说到在重症医学科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黄忠表示就像是作战。因为被送往ICU的都是急危重病患者,一旦与这里产生交集,就意味着病人有生命危险,抢救难度成倍加大。要想让病人顺利渡过危险,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较强的专科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多学科综合处置能力。

“其实之前我最初从事的是临床麻醉,之后转到心胸外科,心胸外科监护室成立后主攻方向为心、肺及外科术后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这也是重症医学科的前身。”黄忠说,最初医学上并没有重症医学科的概念,临床各学科负责各自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但渐渐地,弊端开始显现。“抢救对医生的要求极高,再者各科危重症患者毕竟还是少数,如果各科室都配备专业的抢救设备,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为了让危重症病人得到系统、有效的专业治疗及抢救,重症医学科应运而生,黄忠随即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中。重症医学科大多是手术后应急状态下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心肺功能尚未得到有效恢复,生命体征不稳定,黄忠此前的麻醉工作经历及心胸外科积累的抢救治疗经验,让在他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都能够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争分夺秒与死神较量

2011年,广科大二附院重症监护室成立,经历了几年时间的探索后逐渐步入正轨。为了使科室技术力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大力引进人才,黄忠于2016年来到广科大二附院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在病人需要特殊监护治疗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环节的懈怠都有可能酿成悲剧。”为带动整体学科的发展,黄忠要求科室医生每天早上进行病例学习,并且一定要掌握影像学知识。与此同时,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在和死神赛跑时有足够的底气。

时间就是生命,为避免长期呼吸机治疗患者肺部感染加重,黄忠仔细钻研,掌握了直接为患者开展经皮气管切开微创手术的技术,给抢救赢得时间。针对单肺病变患者,他率先为患者开展特殊性气管插管双腔气管插管术,有别于传统的气管插管术,该技术可在帮助患者有效通气的同时,迅速改善患侧肺部病变。此外,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俯卧式体位呼吸机辅助治疗、动脉穿刺行有创血压监测、深静脉置管、床边血液净化治疗……在黄忠的带领下,科室具备的技术越来越全面,一个又一个患者在这里转危为安。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绝不放弃。”黄忠表示,现在科室人员配置及器材配置已达到抢救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需求,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科室还将引进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技术,为广大急危重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赢得宝贵时间,保持抢救核心技术在柳州市的领先地位。

(韦安 文/图)

新闻推荐

树标杆做示范激励爱岗敬业 广西电网公司在梧举行践行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展示

11月6日,在广西电网公司“总纲使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展示活动中,北海供电局配剧朗诵《我的工匠梦》生动展...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