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雷场,用信任抹平代沟 广西边境扫雷见闻
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关磊
“雷场即生死场。踏入者,须生命交付他人,唯有信任,才能共同走出。”去年11月开始的广西扫雷工作,300多天过去,与死神的无数次交手,让扫雷老兵邢志明和他的战友们对一部军旅剧《战雷》中的这句对白感受深入骨髓。
还记得刚上雷场的时候,邢志明提醒战士们:“黄旗标识的是安全通道,我们班沿着这条通道深入雷场进行搜排,大步往前走!”“班长,你搜排过的地域确定安全吗?”第一次上雷场的战士黄翔添和几个紧随其后的战士总是满腹疑问。
“三岁一代沟,五岁一鸿沟。”扫雷队成立那天,37岁的邢志明粗略算了一下,这支队伍的官兵加在一起算,平均年龄不足24岁,他带的班除了副班长,其他全是95后,自己和班里的战士至少都隔着两条“鸿沟”。
但这些并未影响平时的训练,邢志明总是尽最大努力把自己扫雷实战经验和搜排技术教给班里战士。
一次扫雷作业中,雷场深处,接连发现几枚地雷的邢志明根据红旗标识的雷位推测,附近还有一枚地雷。果不其然,当他改变方向搜排之后,一枚地雷被他挖出了地面,接着他又向原来位置折返。不一会儿,邢志明凭借自己的搜排方法完成了至少三个搜排手才能完成的任务。“班长,靠谱吗?怎么跟我们原先学习的一些搜排法不一样呢?”看着邢志明犹如八卦阵一样的标示旗,年轻战士们充满了疑惑。
为帮助年轻战士稳心定神,雷场上,邢志明选择把危险留给自己:遇到不明爆炸物,他第一个上去查看;诱爆处理地雷,也是他亲自上阵。
中越广西边境上024号雷场,沟壑纵横、山石林立。邢志明和战友连着换了几个地方都没把爆破筒捅进雷场超过3米。纵深近200米雷场,每次两三米的爆破进度让大家犯愁。
“我进去看看情况。”邢志明穿上搜爆服、系好保护绳后,拿着探雷器和砍刀步步惊心往雷场走去。
他踩着探雷器不报警的地方往前走,边走边把爆破筒往前拖。一步,两步……每一步都让人提心吊胆,而邢志明却走得异常坚定,在他的导航下,爆破筒很快就捅进了雷场十几米。
“班长,那时候我恨不得一下子把炸药设置完毕,好让你早点从雷场走出来……”作业结束后,战士们主动凑过来和邢志明聊了起来。邢志明也用自己身上说不完的扫雷故事打开了话匣子:“生死雷场和硝烟战场是一样的,相互信任、默契配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今,邢志明融入年轻战士生活中,但在雷场上他依然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班迅速成为全队搜排出地雷等爆炸物最多的班。
新闻推荐
民政部门户网站10月12日发布了民政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869号(社会管理类052号)提案答复的函(民函〔201...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