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向海经济魅力无限

北海日报 2018-09-14 11:18 大字

(上接第一版)今年上半年,北海市三大千亿元产业共纳税83.9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总量的63.05%,同比增加4.12亿元,增长5.16%,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增长3.53个百分点。

远洋渔业及近海养殖加工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产业加快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新突破。一是大力发展南沙渔业和远洋渔业,北海国发等3家远洋渔业生产企业共29艘渔船正在所罗门等海域进行生产。二是巩固近海捕捞,加强渔船的更新改造,目前北海市登记在册渔船总数为5343艘,已更新拥有大型钢质渔船565艘,占全区80%以上。

此外,北海市通过招商引资,中民远洋北海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台湾渔会在闸口镇投资建设的台湾渔业风情小镇项目已于去年8月动工建设;广西荣冠远洋捕捞有限公司毛里塔尼亚远洋捕捞、海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已经被自治区列入重点支持和重点扶持的项目,北部湾海洋科技创新港项目、登泰北海海洋装备修造项目、北海南洋修造船厂搬迁改造工程项目、年产500套海工装备和800艘船舶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

现代海洋运输、旅游和服务业方面,2017年,北海进口液化天然气(LNG)117.2万吨,年进口液化天然气首次突破100万吨,同比增长81.3%。截至今年6月4日,北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实现安全平稳运营784天,槽车充装201.11万吨,接卸液化天然气36船、容量230.96万吨。2017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3190万吨,海运客运量335万人次。2018年上半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576.7万吨,增长9.3%;海运客运量16.2万人次,增长23.5%。去年12月12日,北海市政府与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有关水上飞机运营网络的合作框架协议,17家高星级旅游酒店去年扎堆签约或开工,70亿元投资助北海进入酒店“黄金期”。投资100亿元的北海邮轮母港已正式开工。

传统海洋产业优势明显,海产品产量占据广西七成。全市2017年水产品总量115.2万吨,比增4.1%。现代设施渔业加快发展,建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示范基地600亩、深水网箱114口,养殖水体达28.43万立方米。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达50.4万亩。2018年上半年,预计全市水产品总量52.6万吨,比增2.5%。

振兴南珠产业列入海洋经济的“大盘子”。2017年,北海市新增南珠养殖面积5300亩、投放贝苗1.6亿只、总插核量达260万贝;产珠150公斤,养殖总产值达769.2万元,规模以上南珠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总值1.66亿元,珍珠销售收入8.8亿元,南珠文化产业产值500多万元……这组数据表明,北海市振兴南珠产业在短期内实现了良好的开局。2018年,振兴南珠产业步伐加快,完成5950亩的海域南珠养殖用海挂牌出让,插核700多万贝;与印尼、菲律宾等国企业签约南珠产业合作项目3个,总投资3000多万美元。

发展海洋产业,离不开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在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眼长远抢“高点”占“先手”,大力引进国内外顶尖海洋(水)产业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园区,努力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城”,力争科研成果的最快转换。去年10月底,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落户园区并开工建设,今年5月份一期主体建筑已经封顶,目前已揭牌投入使用。四所将与其他20家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形成合力,着力构建科技支撑平台,有效提高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创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为园区发展向海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中国-东盟汇商聚智高峰论坛开幕

本报南宁讯(记者/蓝锋)9月13日,由自治区政府、中国科协共同举办的2018中国-东盟汇商聚智高峰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