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敞开民族文化之窗

左江日报 2018-08-31 10:21 大字

短短10年间,广西民族博物馆从无到有,如今已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10年前,作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工程,广西民族博物馆填补了壮乡民族类博物馆空白。一座铜鼓造型的展馆在邕江之滨敲响广西民族文化铿锵之音,5万多件藏品相继闪亮登场,让观众领略到广西民族文化的光彩魅力。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面向国际视野的民族特色博物馆。立足广西,服务于民,肩负起弘扬广西民族文化使命。”站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个节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王?Q的思路和方向非常明确。

根深方能叶茂,藏品征集是立馆之本。10年间,该馆党总支书记梁志敏亲自率队,科研队伍足迹遍及八桂大地,广泛收集散落的民族珍品,藏品征集速度居国内同类博物馆前列。馆内藏品按质地分为青铜器、纺织品、竹木器、金银器、纸质品、陶瓷器等。

其中,收藏古代铜鼓345面,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博物馆,也是重要的铜鼓研究基地。

该馆开拓科研领域,组织了由专家龚世扬负责的学术委员会,与区内外科研机构搭建合作平台,使古代铜鼓研究、花山岩画研究、民族纺织品保护修复等多个科研基地落户馆内,科研创新能力在国内同类博物馆中处于领先地位。

该馆陈列部主任黄诗莉告诉记者,针对如同枝桠般伸展的内容丰富的各类展览,他们发挥团队力量,大胆创新展览形式,采取固定与流动多种模式,深入挖掘展览主题,打造出一系列展览精品。在固定陈列展览中,“贝侬――壮族文化展”以深耕壮族文化特色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在多年来的近百个临时展览中,以主题策展、品牌概念方式突出展品“魂”之所在。

“创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手段,在策展基础上对延续民族文化之脉进行深入探索。”王?Q表示,该馆以“广西民族志影展”“畅享民歌”等民族文化品牌活动,调动民间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增进民族和地域间文化交融。其中,持续举办的“广西民族志影展”征集来自中国、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原创影片约300部,成为中国大陆首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以民族志为主题的纪录片作品双年展。“畅享民歌”则为近两万名群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民歌舞台。

10年来,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展馆每年接待观众逾100万人次;10年来,以弘扬广西民族文化为己任的广西民族博物馆,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领略到壮乡文化的多姿多彩。

(转载自《广西日报》2018年8月30日一版)

新闻推荐

打造网络汽配城引领汽配行业消费升级

东南亚国际汽配城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罗自宏摄)昨日,笔者了解到,由广西大衍仓储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东南亚国际汽配城预计于...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