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

柳州日报 2018-08-31 08:56 大字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唐映珊观念新、有魄力,把准企业的发展方向,在经营、管理、团队培养等方面都有清晰的思路和有力措施,一直是引领当地行业发展的标杆。”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年光说。

1950年出生的唐映珊,17岁进入宜山染织丝绸厂,此后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茧丝绸这个行业,从一名丝绸纺织挡车女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唐映珊先后荣获“全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广西优秀企业家”“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2007年至2009年,唐映珊大胆地承担了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项目建设,嘉联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建设连片标准化桑蚕示范基地,以技术服务,补贴化肥、桑苗、方格蔟等方式扶持农户种桑养蚕,辐射和带动了宜州12个乡镇63个贫困村桑蚕业发展,促使宜州桑蚕业突飞猛进。2017年宜州已有20多家茧丝绸企业,养蚕农户达10.7万户,年产鲜茧5.6万吨,宜州已经连续10年保持全国最大茧丝加工县(市、区)称号。

“我们在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方面花了很大功夫。”唐映珊说,她坚信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还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嘉联公司在产品线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南方丝巢”高档丝绸家纺、“绮源”白厂丝、真丝面料和“三姐印象”真丝围巾、民族服饰等品牌系列,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逐步扩大。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嘉联公司在行业技术标准、专利申请等方面成果斐然,形成了两个广西地方标准和1个企业标准,获得12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科技成果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在带领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唐映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扶贫工作,“得益于社会,应回报于社会。”嘉联公司根据新阶段国家产业扶贫开发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开拓创新,以工业加工带动产业化扶贫,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通过购销合同使蚕农成为企业的会员,享受最低保护价收购和销售累积二次返利,解决了广大蚕农特别是贫困农户种桑养蚕的后顾之忧。

(据8月27日《广西日报》)

新闻推荐

在0.1毫米厚度上攻关

“科技创新没有终点,一点一滴不断地改进,才能有较大的进步。”蔡小宇说。略显斑白的寸头,说话的时候不时上推厚重的眼镜,言语...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