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谨防各类消费陷阱 暑期旅游市民可要“长点心”□本报记者 梁力升

百色早报 2018-07-20 08:42 大字

(资料图)

暑期来临,外出旅游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的选择,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今市面上的旅行社和旅游广告参差不齐,如何才能选对旅行社,不被虚假的旅游广告所蒙骗,掉进高价消费的陷阱?这个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采访。

暑期跟团旅游增长60%~70%

记者从百色市缤纷假日旅行社了解到,暑期以来,跟团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该社副总经理李艳飘告诉记者,暑期跟团旅游的人数较平时多了60%~70%,国内旅游和境外旅游各占比一半。其中,比较热门的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夏令营线路。目前国内较火的线路是北京和厦门线路,这两条线路都有共同的特点——可参观名牌大学,这也是许多家长和孩子旅游的首要选择,尤其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而言,更是深受欢迎。与此同时,海岛旅游也颇受消费者的青睐,李艳飘表示,海岛旅游中,海南岛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线路,而在境外旅游方面,东南亚则最为火热。

除以上提及的热门线路外,也有部分游客选择在区内旅游,这些游客大多是乘坐动车或自驾出游,跟团的游客相对比较少。

旅游升温陷阱增多几个建议需谨记

随着暑期旅游的持续升温,因旅游“惹”出的麻烦事也越来越多。7月17日,据自治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发布的《2018年6月广西旅游服务质量公报》显示,全区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受理并立案调查了46件旅游投诉,其中出境游购物问题较多,在9起购物相关投诉中,7起为出境游购物问题。近三分之一的旅行社被投诉反映导游在带游客去购物中存在假冒伪劣、言语威胁等问题。那么,旅游期间都有哪些常见的陷阱和骗局呢?

李艳飘告诉记者,首先,网络平台上出现的所谓豪华游、豪华团、豪华游轮、费用全包或半包等广告基本上都是使用比较模糊的字眼,这些旅行社(团)所推出的线路在实际行程会出现与宣传内容不符合的情况,因此要多加留心;其次,还有一些骗子会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冒充旅游人员发布旅游线路信息,这些信息大多不可信,需多加注意;第三,一些旅行社并无经营资质,或者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只是国内的,不包括国外的,但是打的广告却可以出境,所以也要多加留意,正规的旅行社在出国游时都有正规的出境合同,且当场就和消费者签约,而如果是没有出境资质的旅行社(团),则会让消费者到了机场再拿另外一本合同让消费者签;第四,有的旅行社(团)会推出所谓的低价线路,这些低价很大程度上都是陷阱,一般情况下,标榜“买一送一”或者比正规旅行社费用低50%的都是低价路线,暗藏陷阱,要特别注意防范。

提醒: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旅行社

如何才能防止在旅行中掉入消费陷阱?

针对这个问题,李艳飘建议,首先,在跟团旅游时要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进入旅行社后要看好旅行社的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看清楚旅行社的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其次,在进旅行社以后,要让旅行社把费用里面所含的内容全部标注出来,比如有没有包含进购物店行程,有没有导游的推自费项目等,要把合同中的条款、合约、行程、线路以及后边的注释项都看清楚;再次就是看价格,尽量不要去报低价的线路。

“对于选择自行出游的游客而言,所有的景区门票都要直接在景区窗口内购买,订酒店时也要直接跟酒店询价下单,这样是最保险的。不要相信跟游客推荐所谓一日游的陌生人或野导游,他们所标榜的打折信息也不要相信。自行出游的游客如在行程中想参加当地旅行团组织的活动,也要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去报团。”李艳飘说。

相关链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质监所2018年暑期旅游温馨提示(节选)

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广西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于本月初发布了暑期旅游温馨提示。

一、不要被旅游促销广告迷惑。查看旅游广告时,应审核旅行团组织方是否为正规旅行社,并进一步了解旅行社的名称、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业务经营范围、地址等具体信息。不要贪图小便宜,避免“低团费”消费陷阱和上当受骗。

二、选择合法诚信的旅行社。在选择旅行社时,要确认旅行社的资质和经营范围。注意查看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旅行社分社备案登记证明》或者《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登记证明》,并注意查看旅行社的业务经营范围。

三、签订书面旅游合同。参团外出旅游时,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合同应当包含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旅游行程安排;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安排;旅游费用及交纳的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等内容。旅游者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旅游过程中,如果旅行社不按合同办事,如出现降低酒店星级和用餐标准、飞机改火车、卧铺变硬坐、强迫消费等情形,应注意保留证据,并及时投诉。

四、购物消费要理智。如果参观的购物店给你所在的旅游团每人发放印有统一编号的参观证或贵宾证,店内工作人员将你们引到一个封闭式、包厢式或课堂式的房间,且有专人“伺候”,一定要警惕这种“洗脑销售”,千万不要上当受骗,万一购买了商品,要注意核查单据,确保商家做出的口头承诺都体现在发票上,妥善保管购物凭据以便维权。出门旅行确实需要购物,建议在自由活动时间去当地的大商场购买。

五、旅游维权要举证。旅途中如遇纠纷,既可以在当地投诉,也可以在旅游活动结束后90天内向旅游、工商、物价等有关部门投诉。可以通过电话、信函、来访、网络等方式投诉,一般应递交书面投诉状,并提供旅游经营者或其从业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与承诺或协议规定不相符的证据,如合同、行程单、车船票据、景点门票、购物发票、旅馆证明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有效证据材料,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广西旅游投诉统一受理电话:12301

新闻推荐

晚报公益验房团 下周全面走进小区

专业验房师正在帮市民验收新房日前,本报《家居周刊》联合精良验房机构,在近期推出专家验房团公益验房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专...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