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注重引进医学带头人 为患者排忧解难南溪山医院创伤手外科娴熟关节镜手术成效显著

桂林日报 2018-06-26 10:05 大字

李朝旭博士带领创伤手外科关节镜团队正在进行手术

李朝旭博士正在进行查房

关节镜团队正在手术

李朝旭博士正在为病人进行检查

护士长带领护士为病人进行患肢运动

创伤手外科李朝旭博士在研究病情、拟定治疗方案

李朝旭,现任创伤外科副主任,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医师协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桂林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南溪山医院骨科学学术带头人。从事骨科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6年,擅长四肢关节各种疾病治疗,尤其对肩关节脱位、肩袖撕裂、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以及网球肘、跟痛症、腘窝囊肿等疾病的关节镜下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

以往此类手术开展的都是开放性手术,创伤大,费用高。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近期医院引进了运动医学带头人李朝旭博士后,创伤手外科开展了多例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踝关节融合手术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

□通讯员陈东旭彭伟盛希周斌

关节治疗“镜”显优势

龙胜的赵大叔最近几个月来左脚踝关节及左小腿一直疼痛厉害,且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他在家用了各种膏药及土方,也不见好转。最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南溪山医院创伤手外科就诊。

李朝旭博士热情接诊了他们,经详细了解病情,从病史中得知,赵大叔在20年前因车祸伤致“左踝关节脱位”,现场给予了手法复位,但未进一步诊治,此后便觉得左踝关节疼痛,行走不方便,且疼痛、活动受限呈进行性加重。李博士向患者详细分析了病情,确诊为创伤性关节炎,是由创伤引起的以关节软骨破坏、缺失、退行性改变和继发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是以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保守治疗往往无效,而踝关节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此类严重关节病损确切、持久的解决方法。

望着疼痛已久的左脚,赵大叔不免有些担心,要切开手术治疗?李博士洞悉患者的担忧,告诉他,南溪山医院外科有娴熟的关节镜技术,可以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不仅创伤小,痛苦小,对周围软组织损害小,且术后可早期活动,早期负重,融合时间短,融合率高。赵大叔对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有了客观理性认识,反复权衡后同意手术治疗方案。

在不到2小时的手术过程中,由李朝旭博士、石小勇副主任医师和彭伟医师组成的手术团队仅在患者左踝关节前方开两个直径约5mm的微小切口,首先在关节镜下彻底清理关节的增生水肿滑膜、骨赘、坏死物等,再清理掉关节内碎裂的软骨和软骨下硬化骨,露出胫骨远端、内外踝、距骨的松质骨,软骨下骨除去1-2mm,磨造粗糙面,使关节面能良好咬和;保持踝关节中立轻度外旋功能位,三枚空心钛钉分别通过胫骨远端,跟骨和距骨,固定牢靠,手术成功。整个术中出血仅20ml。术后,赵大叔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伤口7天愈合,左踝关节疼痛消失,在踝关节石膏托保护下,术后第二天即可扶拐下床走路。

李博士介绍,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优点主要体现在融合时间短,融合率高;术后可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创伤小,对周围软组织干扰小;手术费用低。融合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关节活动能力的保留,而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局部软组织的损害,患者术后可早期活动、早期负重,尽早恢复患者的正常行走功能。在手术技术方面,术者应该具备较扎实的关节镜下操作技术,尤其是在关节间隙较小的区域,比如踝关节、肘关节等。踝关节融合术中可先清除增生滑膜、边缘骨赘,扩大操作空间。术中需要彻底清除关节面软骨,消灭关节间隙,必要时可进行植骨,使上下关节面充分咬合。

目前,南溪山医院创伤手外科已完成大量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通过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症、踝关节骨性撞击、踝关节滑膜炎、踝关节距骨软骨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踝关节骨折、跟骨骨折、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止点性跟腱炎、跖腱膜炎等一系列疾病,效果确切,大大降低了常规开放手术并发症(如感染、肌腱粘连、出血、神经卡压)的发生机率,是治疗足踝关节疾病的先进技术。

交叉韧带损伤———运动员的梦魇

40岁的患者秦某。于5个月前运动时不慎跌倒,扭伤右膝关节,当时觉得右膝关节部疼痛明显,休息后疼痛逐渐缓解,5个多月来,右膝关节疼痛有所缓解,但上下楼梯觉得右膝关节无力,跑步时亦无法用力,打软腿,不敢快跑或变速跑,处于某种位置时,右膝更是无法活动,更无法行走。当听到熟人介绍南医创伤手外科李朝旭博士在关节镜手术领域成绩斐然,慕名前来就诊。

李朝旭博士接诊后,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为右膝后交叉韧带断裂,决定为其实施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再次检查前后抽屉试验和侧方应力实验均为阴性,提示右膝关节已恢复稳定。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重要稳定结构,由于这两条韧带在膝关节内的穿越呈现交叉的状态,故又称为十字韧带,前十字韧带称前交叉韧带,它的功能是预防胫骨在股骨的下面进行向前的运动,而后十字韧带是预防胫骨向后运动的主要韧带,这两条韧带是保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韧带。十字韧带损伤高发于球类、滑雪等运动项目。

交叉韧带一旦断裂,不论是在医院或是在家进行保守治疗,都很难让断裂的韧带生长修复,长期以来交叉韧带重建就成了必要的手术方案。近年来,膝关节镜手术是发展较快的一项关节镜技术,不仅能对膝关节病患进行明确的诊断,而且能在关节镜下进行修复重建手术,重建后交叉韧带更是体现各大医院膝关节关节镜技术水平的标志。

由于大家一般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认识不足,伤后不影响日常生活,多数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忽略了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如交叉韧带损伤后超过3个月不治疗,则半月板损伤几乎成为必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退变等不可逆病患。李朝旭博士提醒:如果感觉不能在快速行走中急停或急转弯,就应该看运动医学科医生,明确是否是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见成效

糖尿病足,曾经困扰着无数的患者和临床医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打击和伤痛,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谁来拯救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真有那么吓人吗?

糖尿病足俗称“老烂脚”,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肢体末梢缺血坏死,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深部组织坏死。它以病程长、治愈难、费用高、致残率高为特点。据统计,目前在糖尿病患者中,有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烂,其中40%-50%的糖尿病足患者需要面临截肢的风险。有保肢的方案吗?当然有,那便是“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通过胫骨横向骨搬移能使下肢迅速形成新的微血管系统。依据生物学理论———张应力法则,生物组织缓慢牵拉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血管的活跃生长。手术方案是小腿部通过横向牵拉胫骨骨块可以从胫骨骨髓腔内重新生成一套微血管系统其末端微细血管融合,从而重新恢复下肢血液循环,胫骨横向骨搬移简便、易操作、创面小、病情改良快;减少截肢率,显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治疗费用低,病情不易复发。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适应症适用范围广泛,无论神经性(通过微血管再生可改善神经营养状况)、缺血性或混合性糖尿病足还是湿性坏疽、干性坏疽或混合型坏疽糖尿病足均适用;亦适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临床效果,大大提高了糖足患者的保肢率,是挽救糖尿病足患者肢体的简单有效的武器,南医已成功开展多例,为桂北糖尿病足患者带来福音。

半年前,有着10余年糖尿病史的钱某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部疼痛、肢端发凉,第4趾尖皮肤青紫。自敷“中草药”及在当地多家医院治疗,无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出现左足背皮肤发黑、破溃,第4趾亦完全坏死,南医门诊拟诊“左足糖尿病足并第4趾坏疽”收住创伤手外科。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考虑患者有强烈保肢愿望,创伤手外科李朝旭博士团队进行病情讨论后,决定为该患者行“左胫骨横向搬移术、第4趾截趾术”。在麻醉科和手术护士配合下,截除了钱某已经坏死的第4趾,在其左小腿处安装一个特别设计的“骨搬移架”,根据“张力-应力法则”,医生每天将骨搬移架上的特定按钮拧一圈,每次1毫米,缓慢的牵张力横向作用于左下肢的组织,激发肢体包括血管在内的软组织获得再生,改善了血液循环状态,从根本上逆转左下肢缺血情况,让左足其它趾恢复供血,防止坏死发展,免于进一步截肢的危险。术后钱某的左足及各趾皮肤温度迅速转暖、末梢血运明显改善,疼痛消失,足背创面顺利长出新鲜肉芽,第4趾残端创面亦逐渐愈合,只需二期植皮即可闭合足背创面,保肢成功。

(本版图片均由南溪山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广西国资委来宜调研

本报讯(记者刘燕蓝)6月24日至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主任管跃庆率队来宜调研,就深化两市合作进行交流。四川省国资委党委...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