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养生 冬病夏治正当时
南国早报记者王茗园
这几天的阳光非常热辣,气温明显比之前高了很多。三伏天将至,这个历经40多天,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冬病夏治顾名思意即在夏天治疗冬天产生的病。那么,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还有,哪些病可以冬病夏治?我们来听一听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朱英主任说三伏天的养生。
三伏至热,治“冬病”阳气不足
朱英指出,“冬病”指在冬天易发的病,这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象我们有的患者,即使在南宁这么热的夏天,不开空调的情况下,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袜子才觉得舒服。这样的情况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朱英说。
“夏治”指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毛孔开放,这个时候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几类“冬病”,适合夏治
朱英表示,象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腰突症等风湿类疾病,冬季受寒时病情不断反复、加重,适合在炎热的夏天治疗。脾胃虚寒、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用针灸、穴位敷贴治疗,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用穴位敷贴疗法效果也比较好。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性疾病在三伏天用温热、补虚药物敷贴治疗,能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
还有诸如痛经、不孕、亚健康等各种疾病,也能经辨证后,通过针灸、穴位敷贴、中药熏蒸、调理脾胃等方法祛除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达到治疗的目的。
“前几天有位中年妇女,她开着空调睡觉,因一边腿露在外面受凉了,整个腿部感觉没有力气,大腿外侧酸酸胀胀的非常难受。这是明显的受了湿寒引起的腿部不适。”朱英说“我通过艾灸相关穴位来给她治疗,一个疗程下来患者腿部已经恢复正常。”
三伏养生,利于冬病夏治
朱英指出,在我们的印象中,认为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就是“三伏贴”。其实三伏贴只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象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熏洗、药浴等都是冬病夏治的方法。还有口服的汤剂、丸剂、药片、药膳、食疗,以及体育运动等,这些也可以归于冬病夏治的范畴。“三伏灸、三伏贴、伏天进补、夏练三伏这几个治疗方法是三伏养生的主要方式。”
三伏灸养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极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手掌一样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治疗预防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要使身体健康,治疗、调理不可少,适当的锻炼也很重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的祖先认为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朱英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年老体衰的老人和孩子不宜提倡,普通人夏季特别是三伏的锻炼也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和阴凉的场地进行,并控制好运动的时间和节奏,这样才能达到有益身体健康的目的。
2018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安排
伏前7月7日—7月16日初伏7月17日—7月26日中伏7月27日—8月5日中伏加强8月6日—8月15日末伏8月16日—8月25日伏前7月7日—7月16日
新闻推荐
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于5月30日至6月7日陆续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