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容缺后补”使审批面孔暖意融融

广西日报 2018-06-15 07:38 大字

八桂纵横

子午

据多家媒体6月13日报道,《广西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近日正式施行,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容缺后补”,营业执照、申请人身份证明、企业管理制度等材料都被纳入容缺范围。

《受理制度》的施行,目的是让群众少跑腿,意在提升政府部门的审批效率,打造更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该项制度明确了“哪些事项可容缺办理”“可容缺受理的材料有哪些”,对政务服务部门开展容缺受理情况的监督、督查作了规定,对失职延误、推诿扯皮的政务服务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处理等也作了要求,并非没有容缺的底线和边界。无论如何,对一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来说,对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企业或个人来讲,“漏带材料或可先办后补”,使行政审批的“面孔”不再像以往那么冷冰冰,而是更有温度。其背后,则是政务服务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激励。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政府自身的“放管服”改革,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实现的。想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窘境,想想“不作为、乱作为、少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害,便不难理解,行政审批制度的每一次改革,不论大小,都值得点赞珍惜;每一项转变政府职能、政务服务向好推进的务实举措,都需要认真落实、合力执行。久久为功,我们才会蓄积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动能,改革才有红利可言。

比如,去年南宁市政务服务中心把规划、城建、工商等11个部门共208项材料,纳入“容缺后补”缺项受理。至记者采访报道时,已办理的4000多件缺项审批事项,使审批平均缩短了10个工作日;又如,广西第一个行政审批地方标准《卫生计生行政许可事项操作规程总则》公布施行,全面规范、统一、同质了我区卫生计生系统行政审批流程……这样的改革制度与措施越来越多了,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各环节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了,市场各要素的流动就可更畅通更快捷。

“容缺后补”,使行政审批的面孔暖意融融,但我们也应明白,审批双方的“面孔”都暖起来,才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让办事群众少跑腿,既应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也应提升办事企业、群众自身的规则意识、法治素养。“容缺后补”是一种制度放权,对政府部门而言,是要解决过去因部门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等给办事企业和群众造成的时间精力损失和情感伤害;对办事企业和群众来说,则应养成严谨科学、守规矩讲法治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事前备齐材料、弄清流程事项,不能把这种“容缺后补”当成常态和惯例。

前不久,我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政策,决定从今年至2020年,全区深入开展为期3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凡是涉及企业投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审批事项,办理时间都要大幅压缩,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审批等行政审批时限在现有基础上压缩一半。从这个角度看,《受理制度》的施行,正契合这个努力方向,值得期待。

一个高效率、高效能的社会,其运行的动能必然是来自各方面的。仅就《受理制度》的施行而言,审批和办事双方的“面孔”都暖起来,才会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矛盾与损耗,也才能够把各方的心思和精力,尽最大可能集聚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建设之中。这个目标,毫无疑问是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目标。

新闻推荐

广西启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方监管试点

新华社南宁6月14日电(记者卢羡婷)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广西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三方监管试点...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