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认识森林有害生物 积极预防病虫害

雅安日报 2018-06-06 09:16 大字

桃蛀螟

桃蛀螟,又名桃蛀心虫、桃斑螟、桃蛀野螟,主要危害为幼虫蛀食果实,使果实不能正常发育、变色脱落或内部充满虫粪,严重影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桃蛀螟主要危害对象为桃、山楂、苹果、板栗、松属、梨属、大枣、柑橘、荔枝、龙眼、枇杷、高粱、向日葵、蓖麻、姜等植物。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省份。

桃蛀螟幼虫共计5龄,初孵幼虫体长1.20~2.98毫米,灰白色中略带红色,随着日龄增加,体色渐深。对于1~4龄幼虫而言,刚蜕皮时体躯柔软、透明,呈淡粉红色,之后体色渐趋淡黄色,略透红色;5龄幼虫近化蛹时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7.14~25.50毫米,头、前胸背板深褐色,背线、亚背线、侧线、气门上线、气门线和气门下线褐色。气门上、下方分别具1根和2根原生刚毛,臀板具8根原生刚毛。

桃蛀螟1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向日葵、高粱秆穗轴内以及果树粗皮裂缝、堆果场等处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羽化,5月中下旬第1代卵高峰期。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早熟桃果实,第2代除为害中晚熟桃外,还为害玉米等作物。以后各代主要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板栗等其他果树和农作物。第3代和第4代寄主分散,世代重叠,幼虫为害至9月下旬至10月陆续老熟并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对黑光灯趋性强,但对普通灯光趋性弱,对糖、醋液也有趋性,喜食花蜜和成熟葡萄、桃汁。越冬成虫羽化后,在枝叶茂密的桃果或果与果相连处产卵(散产)。

雨城区林业局森防站 雅安日报记者肖科

【控制技术】

1.物理措施:(1)诱杀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对糖、醋液的趋性,进行灯火诱杀或糖、醋液(糖:醋:水为1:1:10,内加少量敌百虫混匀)诱杀。(2)摘除虫果:5月中旬至6月下旬注意观察果实受害情况,彻底摘除被害果,将虫果捡拾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果内幼虫,防止幼虫转果为害。

2.化学措施:在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期喷药,每隔7~10d喷一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

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5%氟虫腈乳油(锐劲特)15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500倍液。喷雾时须均匀周到,对荫蔽处的果实及枝叶更要重点喷施。

3.生物措施:喷洒苏云金杆菌75~150倍液或青虫菌液100~200倍液。

新闻推荐

WESG新增《实况足球》项目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WESG)即将开启2018-2019赛季(第三届)的征程。5日,主办方阿里体育宣布与日本知名软件商...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