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载体加强职工文化建设 创劳动品牌放大社会效应 广西工会让“劳动美”成为职工自觉
本报讯(记者庞慧敏通讯员曾寿梅)广西各级工会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领职工演绎“劳动美”,各行各业职工、尤其是产业工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日益显现。日前发布的《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多亿元,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增加值占一半以上,其中仅工业增加值就达7千多亿元。
据2016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广西产业工人达513万人。职工队伍尤其是产业工人队伍如何建设,是目前广西各级工会组织的工作重点。
带着这样的认识,去年,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劳模工匠宣讲队走进企业车间班组,分享人生奋斗道路上的励志故事,生动诠释“劳动者平凡人生也精彩”的真谛。各级工会借助新媒体等多种载体,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打造劳动文化品牌,放大社会效应。
开办劳模大讲堂、职工道德讲堂,诵读国学经典,建立职工书屋,送演出送文化下基层进企业……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职工群众产生强烈共鸣,“劳动美”成为职工自觉。
2016年、2017年,自治区总工会和自治区工信委、科技厅、人社厅联合开展“广西工匠”推荐宣传学习活动,从基层一线职工中选树出20名“广西工匠”。31年琢磨一口炉、完成60多个技术攻关的陈毅杰,27年坚守公交车维修一线、检修数万辆公交车的张海坚,让设备起死回生的“金牌工人”谭柱……“广西工匠”用自身成长经历,诠释劳动的美丽和奋斗的荣光。
为了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自治区总工会制定规划,力争到2020年共培育选树80名“广西工匠”,1000名市级、行业、企业工匠人才,打造一支高技能素质人才队伍。
广西各级工会组织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导师带徒及培养选拔金牌工人等一系列活动。2017年,全区共有5.51万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参赛职工360.61万人。
每一个岗位、每个生产环节都成为职工演绎“劳动美”、争当奋斗者的阵地。创新工作室的持续发酵,形成了劳模、工匠创新的链式效应。自治区总工会计划到“十三五”末,力争创建75个自治区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韩沛通讯员李远哲)到2025年,广西建筑业总产值将力争达到1万亿元以上,区外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0%以上。近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