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走出误区睡得香 世界睡眠日广西脑科医院睡眠专家开出“助眠处方”

柳州日报 2018-03-22 09:34 大字

广西脑科医院睡眠医学科二病区林国华用仪器为患者诊疗。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帮助人体恢复精力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三项健康标准之一。但天天需要睡觉的你,是否拥有一个好的睡眠状态?遇到失眠怎么办?对此,广西脑科医院睡眠医学科的专家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给大家开出一张“睡眠处方”,聊聊与公众睡眠相关的那些事。

1 爱打呼噜未必是睡得香

40岁的王先生体型偏肥胖,是一名司机,年轻时睡觉就爱打呼噜。3年前他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于是按照医嘱规律吃药,血压保持平稳。平时他有机会碰到床或靠着沙发看电视,很快能鼾声四起,家人都认为他工作太累,睡眠快,睡得香。

去年王先生白天开车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困、晨起后口干舌燥以及无精力等状况,而鼾声也越来越大,且时短时长甚至突然消失。去年底,王先生因出现头昏、血压波动到处就诊,一直未检查出具体原因。今年1月初,经过广西脑科医院睡眠医学科诊断,配合医院的多导睡眠监测手段,确认王先生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情况。

帮王先生诊断的该科副主任林国华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而又尚未完全阐明的病理状态,属睡眠中呼吸调节紊乱。这种病理状态不仅有睡眠打鼾和日间极度嗜睡,还会因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导致心肺和其他重要生命器官并发症,甚至发生猝死,属于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紊乱。这类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很多人认为这类人群打呼噜睡得香。其实这种状态下打呼噜的人,睡眠质量是偏差的。

林国华进一步介绍,“打呼噜”,也叫打鼾,是一种与睡眠呼吸相关的响声,提示人体上呼吸道存在狭窄。而这种狭窄严重的打鼾者往往会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影响夜间的呼吸顺畅,降低血氧含量。这类情况人体往往感觉不到异常,只有借助专业的睡眠监测才能发现脑电活动的变化轨迹,这时候睡眠会因频繁发生微觉醒而缺乏深睡眠。因此打呼噜的人经过“一夜高歌”后会感到口干。醒来仍会感到精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

但所有的打呼噜都是病吗?林国华介绍,引起打呼噜的原因很多,日常生活中大家在非常疲劳、饮酒或者感冒鼻塞明显时,可能出现打呼噜现象。但这种现象多为暂时性,且鼾声节律整齐,音调低,没有呼吸暂停的现象,因此无大碍。

2 职业女性易患焦虑抑郁失眠症

48岁的黄女士2月初因失眠到医院就诊。她介绍,自己失眠的原因源于体检时胃部发现的息肉,因担心息肉会癌变,加重了日常的思虑,同时还伴随出现心慌、身体不适、夜晚难入睡、入睡浅,夜梦多、半夜易醒等症状。渐渐地,黄女士白天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还要应付工作、忙于照顾家人。压力越来越大的她,情绪越来越消极,觉得生活不如意。经过系统抗焦虑抑郁药物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心理疏导后,黄女士渐渐摆脱焦虑抑郁,恢复规律睡眠。

该科室副主任林国华介绍,黄女士是典型的焦虑抑郁易失眠症状,从临床情况看,这个症状多发于职业女性,仅在科室治疗的群体中,职业女性患者数量占据三分之一。而春季也是失眠多梦高发期,压力过重和情绪波动大是导致上班族失眠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有效对抗失眠?广西脑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潘丽妹认为,要想远离失眠多梦,不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还要多运动,运动能促进睡眠。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睡前2小时不能做剧烈运动,睡前数小时内也要避免喝咖啡、茶、可乐以及抽烟等兴奋性食物。(荀诗媛 文/图)

新闻推荐

广西儿童睡眠地图公布,数据令人忧心—— 南宁近半数儿童“睡不好” 您家孩子呢?

本报讯(记者叶祯)麦女士的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但每天作业都要写到晚上11时甚至12时,第二天起床时总不想起,看着女儿每天去上学途中都是睡不醒的样子,她是又气又无奈,她疑惑:难道这么小的孩子也会睡眠不足...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