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其境——黄嵩和广西自然摄影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 聚集“广西四宝” 他拍出《国家地理》大奖之作
“拇指山猴群”的幼猴“小六”,当时出生还不到一周,毛发金黄,与成年猴子有较大差别。(黄嵩和于2016年7月拍摄) 广西博物馆供图
今报记者龚文颖
2月27日~4月27日,“生灵其境——黄嵩和广西自然摄影展”在广西博物馆与观众见面。该展览由广西博物馆主办,展出的130幅摄影作品,均为该馆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五四奖章获得者黄嵩和所拍摄。其中的白鹭题材照片《田园牧歌》、图片故事《白头叶猴自然史》曾分别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一、三等奖。这些动人的照片背后,是摄影师黄嵩和在广西“上山下海”十多年的故事。
A
田园牧歌白鹭留影
黄嵩和是四川人,但已在广西扎根20多年,在坊间有“广西第一鸟人”的称号。这个称号,揭示了他和白鹭之间的渊源。黄嵩和起初跟许多摄影发烧友一样,走遍天南海北拍摄美景,但每次都是短暂停留,很难深入拍摄到令自己满意的好照片。2003年,当黄嵩和发现许多摄友不远万里到广西拍摄时,才意识到身边就有许多精彩的题材。于是,他开始用镜头关注起广西的自然生态。
2003年,黄嵩和到防城港红沙村拍摄白鹭。之后,每年“鸟季”,他都要到那里待上两个月,蹲守在白鹭山下研究、观察、拍摄。时间长了,他发现比照片是否获奖更重要的,是当时年近90岁的黄枢余等护鹭人对他的影响——他们爱白鹭、救白鹭、护白鹭,生活虽清贫,却甘之如饴。
与大多数摄影师不同,黄嵩和不仅捕捉展翅飞舞、水中捕食、母鸟喂食等画面,更多的是用镜头关注白鹭的生存状况。他坚决反对为了捕捉鸟类的精彩瞬间,把幼鸟移出巢穴等诱拍方法。他宁愿花大量时间耐心等候,尽量不干扰白鹭。
黄嵩和拍摄的白鹭照片在国内发表后,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投资数百万元进行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2006年,他拍摄的一组10张白鹭题材图片《田园牧歌》获得首届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一等奖。
B
“广西四宝”定格美丽
2015年,黄嵩和又将目光投向崇左境内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白头叶猴,这些可爱的精灵被公认为地球上最珍稀的猴类之一。
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两年多时间里,黄嵩和风餐露宿,在山林中连续跟踪拍摄——白头叶猴栖息的“拇指山”,出生几天的金黄小猴,毛发体貌有了变化的“少年猴”,猴王与外来公猴的争斗,猴群们在雨中、在树梢、在洞穴、在峭壁的各种活动……
黄嵩和记得猴群里的许多猴子,还给它们起了名字:猴王“小缺”,小猴“小六”……2017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含港澳地区)评选揭晓,黄嵩和的摄影作品、一组10张照片的《白头叶猴自然史》从参赛的近10万张照片中脱颖而出,斩获图片故事类三等奖,被评价为“在摄影和生态这两方面具有相当深度”。
近年来,黄嵩和一直将镜头聚焦在“广西四宝”:白鹭、红树林、金花茶、白头叶猴,这些栖息生长在广西境内的世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在照片中呈现不同的美丽,展示着生态广西的各个侧面。
黄嵩和至今仍在为他热爱的这片生态热土而忙碌——他正在为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撰写《白头叶猴》专题,并将很快转入下一个题材的拍摄,也是广西顶级的生态物种。至于具体名字,他留下了一点悬念。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梁莹)2月27日,记者从自治区卫计委获悉,为推进“健康广西”建设,我区制定印发《广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改善我区各项医疗服务,不断增强...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