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灵犬的守护

广西日报 2018-02-22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李湘萍

它们,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忠诚的护卫。无论是捕捉猎物、看守家园,还是守护农田、放牧巡山等,极具灵性的狗,在与人类相伴随行于历史洪荒中,产生了内容丰富的神话传说、民俗信仰,形成了独特的神兽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存在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与广西山水相连、习俗相近的东南亚国家至今仍留存着将狗视为神灵加以崇拜的习俗。

著名学者凌纯声在《中国边疆民族和环太平洋文化》中记载:“犬祭为越人旧俗……这种以狗为牺牲,同时珍狗,亦为东南亚古文化特质之一,此一特质虽不多见,但分布甚广”“以犬祭的地理分布看来,这一文化的特质的区域,遍及太平洋区,而其源地不在古代中国即在东亚,向东陆行经白令海峡而至美洲,水行则乘柳筏或方舟散希于太平洋岛屿”。

“我们这些年开展东南亚民族文化调研,几乎遍游东盟各国,发现凌先生所言不虚。”由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带领的研究团队近些年对东南亚民族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发现东南亚国家崇拜狗的传统至今依然盛行,“比如在泰国、老挝和缅甸,很多村庄像壮族村庄一样,在村口立有石狗,以守护村庄。”

李富强进一步介绍,由于现代化的冲击,东南亚崇拜狗的仪式在当下已经很难看到了,但有一些习俗,除了前面讲的老挝人、泰国人及缅甸的掸人等在村头立石狗之外,杀狗、吃狗的禁忌甚为严格;过年时,人们在吃年夜饭前,要让狗先吃,因为他们都与我国的壮族、侗族等民族一样,有狗为人类从天上带来谷种的传说。除此之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一些传说故事,说明狗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如印度尼西亚就有犬变人的传说。印尼加里曼丹中部萨姆布鲁湖畔的居民至今还认为他们是猎犬的后代。据说,他们到了中年还会生尾骨,女人腹部还有两排黑迹,很像母狗的奶头。

“狗来富”“狗来旺财”等俗语自古便在我国民间流传,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狗,也曾被刻画在我国南方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文物铜鼓上,广西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一面十二生肖纹铜鼓。那么,同样在古代将铜鼓视为权利与财富象征的东南亚国家,他们使用的铜鼓是否也刻有狗的图案呢?李富强解释,铜鼓是稻作文明的礼器,在东南亚铜鼓上,鲜有狗的图案。铜鼓上所饰的都是与稻作有更加密切关系的动物图案,如青蛙、田螺、牛、大象(因为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存在象耕)等。

寒来暑往,驹光过隙。忠诚、友善的灵犬守护着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缓缓前行,愿我们和谐共处,真诚以待。

新闻推荐

团圆,是为了重新出发

子午春运,人潮如春潮;春节,游子俱归家。农历狗年的一片“旺旺”声中,祖国大地,阖家团圆;壮乡八桂,一片欢庆。改革开放40年,接近30亿人次的春运旅客发送量,见证了中国的民生巨变;南下北上、东进西行的广西人...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