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十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区 南北钦防四市GDP年均增速约11.7%

南宁晚报 2018-01-17 06:25 大字

昨日,记者从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年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区,GDP年均增速约11.7%左右,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约2.4倍。

●“核”的作用初步显现

从总体来看,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领跑广西,总量成倍增长,占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初步估算,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等4个核心城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5亿元左右,约占全区36.5%,十年间年均增速约11.7%,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约2.4倍。同时,实现财政收入1105亿元左右、进出口总额1848亿元左右、沿海港口吞吐量2.19亿吨左右,与200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约3倍、3.4倍和1.7倍。

●“产”的支撑更为突出

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大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粮油食品等为主的现代临海工业体系,培育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包括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南宁高新区等。

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完成产值预计达到7800亿元,其中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园区达到9个,包含2个千亿元产业园区。

●“通”的网络日益完备

北部湾经济区出海出省出边大通道加速构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900公里,占全区近40%;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行,连接南北钦防四市、通往粤湘黔滇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北部湾经济区连接多区域大通道基本建成,形成了北部湾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区内主要城市“2小时经济圈”;南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近1400万人次,开通100多条国内外航线。

北部湾经济区已成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正向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迈进。

●“港”的龙头更加高扬

目前,北部湾港建成生产性泊位26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6个,最大靠泊能力为20万吨,设计年吞吐能力近2.5亿吨;北部湾港至香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实现“天天班”,“北部湾港-新加坡/印度/中东”远洋航线正式开通,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北部湾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08年8090万吨增至2017年2.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由2008年的33万TEU达到2017年的228万TEU。

●“群”的合力有效发挥

城市新区快速发展,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核心城市为中枢,多中心、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加快形成,城镇化率超过5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走在全国前列,户籍、社会保障、通信、金融、交通等方面同城化,促进了北部湾经济区内城际融合和一体化发展,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

●“合”的效应更加凸显

以面向东盟为重点,成功举办14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9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形成了“南宁渠道”,成为我国与东盟间最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在南宁设立领事机构,香港特区政府驻广西联络处成立,东盟10国、日韩商务联络部建成使用。拥有南宁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形成西南地区功能最完备的保税物流体系。

●“新”的活力不断释放

北部湾经济区探索创造了一批重要经验,一些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比如,首创全国跨行政区管理新体制,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藩篱,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确立为统筹协调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及参与东盟开放合作事务的行政机构,统筹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港口铁路发展和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等。

●“美”的品牌逐步打响

坚持把生态保护和环境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大力推进现代蓝色港湾建设,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新闻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1月16日开始报名

本报讯(记者黄冰)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广西考区笔试将于3月17日举行,1月16日至19日,考生可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ntce.cn)进行报名,缴费截止时间为1月24日17时。据介绍,此次...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