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正式推出广西区内古籍“家底”摸清
本报讯据《当代生活报》报道,13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南宁召开2017年度广西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会议举行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首发仪式。《目录》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是广西首部正式出版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这标志着广西古籍普查工作有了新突破,同时也是广西古籍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是广西主要的古籍收藏机构,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以来,花费了10年时间,对广西的古籍进行了梳理。截至2017年12月,全区45个收藏单位累计完成了27000多条普查登记数据的著录,并完成了50%以上的数据审校工作。《目录》通过对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存卷、行款、批校题跋等项目的著录,对馆藏的4776部汉文古籍首次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揭示。《目录》的发行,结束了长期以来广西区内古籍“家底不清”的问题。此外,在平台联合编目的优势下,现在通过广西古籍普查平台,读者可以便捷地搜索到15000多部古籍的数据。
2017年期间,在古籍修复方面,自治区图书馆本年内修复古籍5000多叶,利用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契机还完成了古籍多功能修复台、净水器、压书机、裱案等新设备和专业修复大墙的采购工作。桂林图书馆修复、装裱书画作品近70幅,并开展为其他公藏或私藏文献的修复工作。自治区博物馆完成了《道家初学》《地母真经》等9部少数民族文献修复,为少数民族古籍修复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修复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等7种93册古籍。玉林市图书馆的3名修复师不仅完成了修复古籍20多部约1000叶的任务,还主动为玉林市博物馆修复了纸张藏品1000多叶。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将适时推进分省卷编纂工作和少数民族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同时组织好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和“册府千华———广西壮族自治区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新闻推荐
“天眼”遥望八桂 守护绿水青山 ——看广西如何开展多源卫星遥感综合监测
韩嘉乐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优势,但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干旱、洪涝、台风、低温等灾害性天气时常侵袭。灾害面前,广西气象部门打破传统,充分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技术,针对干旱、暴...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