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再造黄姚新梦境 广西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发展综述

贺州日报 2017-12-13 09:23 大字

□本报记者莫国振黄海文

今年的11月17日,黄姚古镇又获一项殊荣。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发布年度榜单,黄姚古镇荣获2017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受读者喜爱的古镇奖。

从国家住建部颁发的“中国最美小镇”,到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全国十佳“最美小镇”,从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评出的“广东人最喜爱的特色小镇”,到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养生养老小镇”,近两年来,黄姚古镇屡获殊荣。

为什么黄姚的魅力不减、热度不降?

这完全得益于2015年10月16日贺州市委、市政府深思熟虑,果断作出的一个决策。就在这一天,广西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正式成立,开启了黄姚旅游文化产业大建设的新纪元,掀开了贺州旅游文化养生千亿元产业大发展的新篇章。

产业区成立之初,面对着古镇内违建不止、古镇外开发停顿的重重窘境,面对着起步晚、基础差、实力弱的实际情况,以“黄姚人”自居的产业区干部职工不等不靠,化压力为动力,按照“主动出击、高度负责、全面接管”的原则,开始了励精图治的创业之路。

针对古镇核心景区多年来违拆违建屡禁不止的现象,产业区及时组建了综合执法支队,通过军事化管理、常态化巡逻和人性化执法,有效地遏制了各类违拆违建行为,保护了古镇的建筑文明和历史文化。

回忆起那段日子,时任综合执法支队队长的陈赛峰给记者讲了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情。那是2016年1月12日,支队即将依法对4户已经签订《拆迁协议》并领取补偿款的房屋进行拆除,但是拆迁户屋内还有一万多斤的辣椒酱无法清运完成。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获悉这一情况后,她立即组织所有的执法队员前往现场,帮助拆迁户转运辣椒酱,一直忙到了凌晨5点多才完成搬运,确保了第二天早上拆除行动的顺利进行。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热诚,产业区干部职工不仅收获了自信心,还赢得了民心。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更坚定了产业区为民谋福利的决心,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脉搏、切合黄姚实际、具有八桂情怀的旅游文化养生产业发展新路子。

产业要发展,项目是支撑。

产业区按照“体量大、功能齐、不重复、能互补、可持续”的原则,对规划范围内的产业项目进行设计包装,科学编制“十三五”自治区和市级重点推动的项目71个,总投资达460亿元。其中,产业区与中国建设银行贺州分行签订了金融战略合作协议,约定授信融资30亿元,成为全国第一笔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融资贷款成功案例。

两年来,产业区内陆续开竣工的项目包括:黄姚游客服务中心、黄姚东街、黄姚集散中心汽车营地、黄姚产业文化中心、贺州学院黄姚校区、普利小镇、黄姚花海酒店、黄姚国际酒店、黄姚供水厂、路网改造……

这些有科技含量、有文化内涵、可持续、能循环的生态型项目,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善经营、懂管理、信誉好的企业集团参与产业区的建设,为黄姚的产业升级、品质提升和民生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搭台,文化唱好戏。

产业区紧紧围绕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以旅游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培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鲜明的文化功能新区和特色小镇。

原创史诗舞台歌剧《临贺长歌》在黄姚大剧院全天候常态化演出,成立广西黄姚产业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为中国(贺州)新媒体群英会永久会址和海峡两岸青年农业论坛举办地,成功举办旅游V影响力峰会、全国旅游达人座谈会、全国旅友头条峰会,《股份农民》《捉仙记》《外来媳妇本地郎》《别在村前等我》等影视剧在黄姚取景拍摄。

这一系列的活动,让产业区的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商业、文化节庆等产业业态日益丰富,各项旅游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黄姚的旅游热度,还让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不断增长。

社会效益的提升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增长。据统计,2016年,产业区实现旅游业GDP19.56亿元。据估计,2017年,产业区将实现旅游业GDP28.35亿元,增长44.94%。

自夸千遍,不如百姓点赞。

对于这两年来,产业区飞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最深的还是古镇上的居民。

郭回心老人曾经是黄姚新街改造拆迁户的一员,因为房屋的征拆问题从2010年上访到2015年。产业区成立后,针对拆迁户出台的各项政策不仅让他放弃了上访,还吃下了“定心丸”,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在谈及以后的打算时,他说:“我打算在新居的一楼开个小店,做点小生意,等到产业区发展起来,相信日子会更好。”

不错,如今的黄姚不再是那个隐藏在山旮旯里的小镇,它不仅要向周庄看齐,与平遥比美,还要跟着凤凰一起高飞。

今天的黄姚,旅游景区经营实现了由独家企业开发经营到多元投资倾力推动的转变,文化产业建设实现了由单一资源推介到多元文化融合的转变,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由一个部门几个人管理到按条块、分层级、立体服务的转变,社会管理境界实现了党群干群矛盾凸显到形成让利于民、普惠民生、和谐共建局面的转变。

回想产业区成立之初,贺州市委、市政府给产业区制定的新目标是“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古镇休闲旅游目的地、广西旅游发展新一极和中国文旅产业特色区”,走一条以旅游为核心、文化为灵魂、科技为动力的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子。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再造黄姚新梦境不是梦。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既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耕文明气息,又有“跟得上时代、赶得上发展、守得住品质”的现代工商业、服务业潮流的新黄姚,必将以更加开放、更加进步、更加靓丽的崭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闻推荐

中国首颗实战氢弹投掷英雄杨国祥纪念碑在昆明揭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仅仅三年之后,中国第一颗氢弹也宣告爆炸成功,中国核弹技术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然而,要使氢弹具有实战价值,就必须能运载,能...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