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气象插上智慧的翅膀

广西日报 2017-11-27 07:12 大字

本报记者 周 映  通讯员 曾 涛 韩嘉乐

开栏语 孜孜观风雨,气象保安澜。全区气象部门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气象保障等工作,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提升气象保障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今日起,本报推出一组反映我区气象现代化的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海拔1237米;温度12.5℃、雨量0毫米、风速0.3米/秒、风向南风……”11月6日9时,在南宁市气象局新启用的突发事件预警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一组实时监测到的大明山景区的旅游气象信息,这组数据同时还被推送到大明山景区的两个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上。而在自治区气象局突发事件预警中心,气象信息已与水利、国土、海事等16个部门实现信息接入与共享,基本实现了信息共享一张图、应急指挥一张网、信息发布一键式。

如果您点开南宁市气象局的微信号,除了基本的天气预报信息,还可以知晓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晨练指数、洗车指数等气象信息。此外,您还可以跟气象客服机器人“晓天”进行一问一答……“晓天”似乎无所不晓,它就像是为您量身订制的移动私人气象站。

南宁是广西气象业务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西气象业务现代化能力不断提升,气象现代化评分连续两年快速提高,2016年达90.2分,处在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广西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气象局长会上作了交流。顺应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趋势,广西气象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广西基础薄弱,没有项目带动就难以发展。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建成、建好一批重点业务现代化项目,快速提高广西气象业务水平。依托“两系统一平台(天气预报服务业务集约化系统、农业气象服务业务集约化系统和县级综合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建设,构建全区集约化、标准化的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建成广西气象数据中心、广西监测预报中心、广西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区农村雷电监测网。统筹推进基层台站建设,共安排了29个基层气象台站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业务办公用房近6万平方米;在市县级建成气象预警大喇叭1.2万多套,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76个;建设市级气象影视项目。

在项目建设的同时,自治区气象局注重软实力的提高。针对业务科技上的难点问题,聚焦核心技术,组建两批7个创新团队,以“解难题、出成果、出人才”为目标,以项目为依托,开展集中攻关。

目前,广西初步构建由1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6部L波段探空雷达、9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5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气象综合观测“天罗地网”。气象信息化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区域自动站数据省内到达时间提升到1分30秒,气象信息集约化程度提升36%。格点化预报产品从无到有,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精细化到5公里,时间分辨率由24小时提高到3小时。24小时高温、低温预报准确率较5年前分别提高了2.4%和3.8%,暴雨预报准确率保持较高水平。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少41.3公里,月降水、温度预测平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0.1%和3.6%。5年来共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15项。现有正研13人、副研306人、博士8人、全国首席预报员2人、全国首席气象服务专家1人。

“瞄准2018年基本实现广西气象现代化这一目标,我们下一步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补齐短板,精准发力。着力提高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说。

新闻推荐

广西花山诗会云集好手 诗人专家纷纷为八桂诗坛把脉

近日,2017广西花山诗会在崇左市举行。广西诗歌界代表和《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延河》下半月刊的专家对广西诗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推进新时代广西诗歌的繁荣与发展进行了研讨。此...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