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不断推进全区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 冯晓华

南宁日报 2017-11-21 06:10 大字

11月19日,记者从广西交通厅获悉,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广西将以“绿色交通”引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为主线,在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环节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等举措,力争到2020年,各项污染防治行动方案要求得到全面落实;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实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的绿色化;行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高,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行业节能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监管考核能力显著提升。

推动柳州、南宁、桂林等公交都市创建活动

今年8月4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布了《关于公布“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的通知》,其中明确南宁等50个城市作为“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

《规划》明确指出,广西将继续推进综合运输结构调整。统筹推进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出省出边,铁、公、水、民航优势互补,高效衔接的运输大通道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继续推动柳州、南宁、桂林等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加快促进北部湾沿海港口和南宁、贵港、梧州等内河港口陆水联运发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鼓励利用“互联网+”提升交通运输系统运行效率。

同时,广西将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水平。鼓励发展中、高级公路营运客车,提升旅客运输服务水平;在客源稳定、大流量、高速直达的城际客运班线中投放特大型客车,鼓励使用先进成熟的节油型客车;在农村客运市场推广使用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和客货兼用型运营车辆。继续推动内河运输标准船型研究工作等。

建设一批绿色交通设施示范工程

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工程蕴含许多绿色交通发展理念:公路建设用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绿色又环保;针对路面合同段的沥青拌和楼加热系统实施“油改气”,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将伶俐服务区打造成为绿色、低碳、科技、环保新型特色服务区。

据悉,《规划》明确要提升基础设施环保水平,未来,像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一样植入绿色发展理念的项目将越来越多。

其中,将强化基础建设的绿色化要求和全过程、全领域的绿色发展理念,优化节能工艺和技术的应用,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绿色公路、绿色港口与航道、绿色枢纽示范。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环境保护方面,将强化运营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综合治理;加强城市交通与高速公路衔接的区域交通噪声防治工作;针对北部湾港口、西江黄金水道等重点区域,督促港口码头企业逐步建立散货堆场喷淋除尘设施、码头货场污水集中收集处置和回用设施等。

针对已建基础设施,广西将实施生态修复。例如,对穿越重要环境敏感区的已建高速公路和重要通道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加强生态景观修复、植被保护和恢复、表土收集和利用、取弃土场和便道等临时用地生态恢复、野生动物通道恢复,推进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等。

此外,《规划》还明确建设绿色交通设施示范工程。特别是要建设一批在自治区内具有示范效应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项目,推动北部湾港打造绿色港口、西江干线航道打造绿色航道、兰海高速广西段打造绿色公路。

不断推广绿色交通运输装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穿梭在南宁的大街小巷,为城市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十三五”期间,广西的绿色交通装备将越来越多。《规划》指出,广西将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应用,同时推广运输装备清洁化。按照“适度实用、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原则,鼓励城市公交、出租、长途班线等行业大力发展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经济性好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加快推进CNG班线客车、LNG长途客车、LNG货车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LNG动力和纯电动船舶应用。

广西还将推广绿色维修与节能驾驶。提高汽车维修市场准入条件和营运车辆技术性能检测标准,确保维修质量和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鼓励开展汽车绿色维修技术,引导维修企业树立废旧资源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的绿色维修理念。总结和推广车船绿色节能驾驶操作与管理经验、技术,组织编写绿色驾驶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将绿色低碳意识和技能作为机动车船驾驶培训教练员、汽车船舶驾驶员从业资格认定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此外,广西还将加强绿色交通科技创新,让科技助力绿色交通发展。

新闻推荐

我区出台12条硬措施 打响冬季蓝天保卫战

本报综合消息11月17日,自治区环保厅召开全区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决战45天,打赢蓝天保卫战”活动,打响广西冬季蓝天保卫战。自治区环保厅负责人强调,将采取12条硬措施,坚决打赢冬季...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