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高校都在禁外卖难道外卖不委屈?

济南日报 2017-11-16 12:11 大字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评论员:温琼、吕博雄、黄硕、王芳、肖应林知乎用户:穴居人网友:@维扬书生检察日报

■委托人:高同学■方 式:读者来电■话 题:这段时间有很多大学禁止外卖进校园,学校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也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毕竟外卖确实方便、花样多。况且,那么一条规定真能禁得了吗?之前有新闻说,外卖炸鸡店用无人机空投炸鸡,还有外卖小哥往楼上扔饭,这样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恐怕学生的反感会来得比环保意识更快。

日前,广西外国语学

院发布《关于不允许一次性餐具、餐盒进入校园的通知》。通知称,11月1日起,为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卫生,学校将禁止外卖及一次性饭盒、塑料打包袋进入宿舍。消息一出,学生在网上吐槽,“今天中午去学校食堂吃饭,像春运的车站购票窗口一样。”不少学生认为,禁令出台了,但食堂设施并没跟上。

事实上,禁止外卖进校园并不是新鲜事儿。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陆续出台了禁止外卖、打

包食品进校园的禁令,理由基本上都是外来

食品存在安全问题、不利于环保等。不少

网友质疑出台该规定是为了保护校内

餐厅经营者,也有人说“封杀外

卖”是学校管得太宽。食堂“我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

纵观高校“撵”外卖的种种理由,外卖本身恐怕不能承受其重。有观点认为,将这些现象的原因统统归咎于外卖,显然是打错了板子,食堂自身的素质才是决定外卖能否深入校园的主因。

评论员 温琼

事实上,学生们对外卖未必是多么“情有独钟”。相较外卖,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显然更为优惠,尤其是质量更具保障。而一些学生为什么会选择价格高质量却难有保障的外卖?无外乎食堂饭菜不好吃以及学校食堂人太多、排队时间长等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如一所高校存在众多学生蜂拥订外卖的情况,即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学校食堂管理的短板。学校与其“封杀”外卖,不如把此当作一个促使校园食堂更新升级的契机。

网友@维扬书生

其实,学生对外卖情有独钟,根本原因是他们对学校食堂饭菜质量的失望和不满。因为当下的高校食堂,大多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由私人承包经营,承包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得不在食材的品质、饭菜的质量上做手脚。加之学校食堂开饭时间相对固定,去早了吃不到,去迟了不是饭菜冰凉,就是关门打烊,哪里有外卖那样随叫随到方便自如?说到食品安全,某种程度上反倒是外卖商家更加爱惜自己羽毛。外卖“你以为这样就能赶我走?”

外卖虽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一次性餐盒的滥用、滋长学生的懒惰思想、校园安全隐患等等。可通过“一刀切”禁止外卖入校园的方法,既无法杜绝“入口”,也没有为学生们的需求找到“出口”。

评论员 黄硕

学校发布的“禁令”有几个原因:“环保”“健康”“安全”等,但在这背后难保没有一笔学校食堂的经济账可算。

其实学校发布的“禁令”也没有很好实施,真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校方禁止外卖车辆进校,外卖食店则改变策略,雇佣大学生送餐;有些不穿外卖衣服,背着书包进入学校;甚至有些外卖小哥翻墙进入,总之禁令还是无法禁绝学生的“外卖”活动。

评论员 吕博雄

据我了解,这种禁令也并未一禁奏效。校方禁止外卖车辆进校,外卖食店则改变策略,雇佣大学生送餐;校方进而禁止学生受雇于外卖食店,学生则网上下单,自行前往用餐。最近还听闻某中医药大学动员大量工作人员围堵送外卖车辆,但外卖小哥则翻墙进校送外卖。

而校方那些“看上去很美”的良苦用心或许并不纯粹。禁学生叫外卖的背后,难保没有一笔担心食堂减收的经济账、一笔“宁少一事,不多一事”的管理账。

学校

“我能怎么办我也是为你好!”

早在2005年,广东等地多所高校就有类似做法。近年来,各地多个高校也有推出这一举措的,但在执行上,基本都难免遭遇诸多尴尬——学校常被指责“只为自己食堂赚钱”“侵犯学生自主权”。实际上,有很多人可以理解学校的做法,毕竟,校方对学生安全是负有直接责任的。

知乎用户 穴居人

首先,我们不妨对比两个情境:“你在一家寿司店吃寿司食物中毒”与“你在学校叫了一份寿司外卖后食物中毒”后社会的普遍反应是什么样的呢?很明显,如果你只是在外面吃饭的时候食物中毒,那我们第一反应是追究寿司店的责任;但是如果你在学校叫了外卖出了事,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学校为何没有尽到保障学生食品安全的义务。

而义务往往是和权利相互联系的。当我们认为学校有保障学生食品安全义务的时候,其实也是认可了学校在保障学生食品安全时享有法律与社会允许的权利。

评论员 王芳

诚如某校宣传人员所言:“看上去很方便、正常的一个手机下单叫外卖的行为,但背后有非常严重的问题。”

其一,学校无法对外卖食品进行有效监管,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威胁着学生们的生命健康。其二,外卖派送多是以电动车为交通工具,由于外卖员都被按下了“加速键”,对校园交通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其三,对一些比较“宅”的大学生而言,懒得走出宿舍,长时间靠外卖解决吃饭问题,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策“就不能再好好研究我一下吗?”

高校食堂,总被贴着“第九大菜系”的标签,禁外卖后最让学生忧心的就是舌尖上的满足感。其实,有不少学校食堂已经自主推出了“食堂外卖”等新花样。高校对外卖一刀切的规定,能否转化成灵活对策,留住学生的胃?

《检察日报》评论

通常学校食堂饭菜不仅安全而且对学生价格优惠,如果口味和就餐环境得到改善,学生花更多的钱点外卖的情况会慢慢减少。当然,当事学校属于高校,校方对校园环境和秩序的管理,有一定的自治权限,但对于学生的三餐选择,应保持一定的尊重,可以提出忠告,毕竟学生多为成年人,应更多地由他们自己对自己的饮食健康负责,也应重视他们对学校食堂的建议。

评论员 肖应林

现在的高校,动辄面积数千亩,有多个校区,管理起来确实不容易,治理有特色更是难能可贵。之于外卖,事实告诉人们,左一禁令右一禁令,其实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学生反感和社会舆论质疑。在我看来,高校应在如何规范外卖上动脑筋,比如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校内食堂为啥不受欢迎,如何改进?校园周边的外卖又有哪些是学生们信得过的等,只要规范好了,外卖会成为一条激活校园食堂的鲶鱼,倒逼食堂不断提高饭菜品质和用餐环境。

新闻推荐

大乐透上市10周年之十:公益助学体彩在行动

2017年“公益体彩快乐操场”和“体彩·新长城”捐资助学活动都已全面启动。为了让偏远乡村孩子们拥有真正的体育课堂,并帮助成绩优异的贫寒学子走进大学校园,中国体育彩票作为国家公益彩票,积极...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