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高校更名,走的是哪门子捷径?

梧州日报 2017-11-13 09:04 大字

中国人向来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过这个规则在中国高校恐怕并不适用。高校更名潮由来已久,而今年又一波高校更名潮开始了。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以来,四川、广东、广西、上海、山东、江苏等13个省(区)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公示申报本省升格、更名和转设高校的名单,近40多所高校加入更名大军,引发网友讨论。其中,广西就有5所高校申请更名、升格或改制,例如,钦州学院申请更名为北部湾大学。

高校更名是一项技术活,绝不会瞎改,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名头要大,越大越好,以市为名的要挂个省(区)名,挂省(区)名的又想升级为“华南”、“华东”等地区名,最好能冠之以“中国”二字,让人觉得“高大上”起来;其次,“学院”要升格为“大学”;第三是名称要短,向“北大”、“清华”等名校看齐;第四是要抹去民办的影子,隐去“职业”、“技术”等身份略显“低人一等”的字眼。

高校想通过更名获得跨越式发展,这条捷径注定不好走。不可否认,成功更名确实能给高校带来不少红利:学校的名头更响亮,吸引优质生源,学校的行政级别提高,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然而,凡事皆有利弊,更名成功固然能名利双收,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更名也存在不少风险:高校换了“马甲”,意味着与学校过去的历史和办学理念来一次割裂,长期积淀起来的地方、专业、学科等特色消失了,得不偿失。事实上,国外许多高校从不更名,譬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学院”还是学院,并未升格为“大学”,但并不影响其誉满全球。

一所高校教育水平提高了,经充分论证确有更名必要的,也符合教育发展战略的,无可厚非,这种正当的诉求,理应得到满足。但是,倘若以提高身价和行政级别等功利考量而更名,高校就应当要自我检讨了。教育部在这个问题上态度鲜明,今年初出台有文件要求“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高校更名,大多跳不出现实格局,从高职到学院,从学院到大学,大多只是“摇身一变”,换汤不换药,师资力量和办学环境都没有变化,更糟糕的是,一门心思琢磨着更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升反降,难免要面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

高校更名潮背后,有大学“行政化”的推波助澜。一旦更名升级成功,学校领导的行政级别也随之上升,这种官僚主义显然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高校“行政化”历来就饱受批判,“去行政化”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一环。遗憾的是,民众的呼声虽然很高,但无奈利益格局错综复杂,致使许多高校还是原地踏步,改革迟迟不彰。

既然“面子工程”的捷径不好走,高校还是得返璞归真,注重内涵式发展,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在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上取得长足进步,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方能获得公众的认可。

新闻推荐

区直机关五人制足球赛圆满收官

本报讯(记者林显威)昨日下午,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主办的“八桂全民健身2017广西区直机关五人制足球赛”落下帷幕。广西投资集团代表队通过点...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