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用诗歌为一方水土做注

北海日报 2017-11-04 11:03 大字

地理相对来说是一个“常态”,风物在世人的眼里也不尽相同,所以如何处理自己独到的“眼光”,常常是让一个认真的写作者颇费脑筋的事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的《广西诗歌地理》,让我首先想到了这个问题。以“地理”作为文学处理的经纬,往往会引起各种误会或分歧,它不仅会让读者感觉到“小众”,认为是地方性、地域性的文学梳理,除了总结地方的文学现场,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会让读者产生疑问,不懂得编著者侧重的是文学场域的分析概括,还是文学成果的地理划分。钟世华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广西山水风物自古以来便为世人传颂,桂林山水更是获得了“甲天下”的美誉,因而也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游览抒情,留下难计其数的诗歌文章。《广西诗歌地理》选择近三十年来由广西本土诗人创作的歌颂家乡山水的诗歌作品,以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合一,“成为当代广西人文地理的‘诗经\’,一则借诗人笔力呈现一方水土的意蕴,二则也用诗歌为一方水土做注”。

编撰这样一部诗歌选集,主编钟世华是花费了许多功夫的。很多人想起广西,绝大部分想起的其实是桂林,然而除了桂林,更是“广西处处是桂林”,可供人俯仰感慨的地方比比皆是。很多人想起写广西的诗歌,绝大部分想起的应该是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然而除了这首《桂林山水歌》之外,可供人们谈资的便寥寥了,这就是《广西诗歌地理》的意义。

这本选集是名副其实的用文字勾勒的地理画卷,某种意义上它其实充当了广西人文地图的作用。为了作品分类及编选的方便,广西被划分为桂东、桂西、桂中、桂南和桂北五个区域,各个地市又被编入五个地域之中,纷繁的作品便有了恰如其分的位置。和分区设色的地图一样,打开这样一部选集,便是打开了一张广西绚丽的游览图,那些跳脱的文字甚至比迷人的色彩更为吸引人,甚至比具象的图案更能打动人。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因而相对于其他省份,它的地域性便显得更为鲜明和浓厚,清秀壮丽的山水景观与多民族的文化色彩,无疑为本土的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选集中的作品也确实表现出了这样的特点。诗人们俯仰沉吟的,是山水、是自我、是历史也是文化,一个词、一句话,或许就是一个独特的地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诗人们纵横在无边的世界里,用现实之眼,也用心灵之眼去看待万水千山,看待沧海桑田,它也许是故乡游子的热忱,如杨克的《走向花山》,也许是久居故土的诗人沉静注目,如刘春的《灵渠一夜》,也许是奔波在外的孩子梦里还乡,如飞飞的《骑马人在梦里回乡》……那些无边的心绪都在此处盛放,心灵安处是吾乡。

除了对作品的归纳整理之外,《广西诗歌地理》还尝试对区域的写作差异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梳理,分置于五个区域之前的评论文章,可以说比较系统地从广西本土诗人的地理诗歌书写中,尝试提炼其中的地域差异与文化区别,及其对诗人的影响与塑造。这样的归纳与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可为后续的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可以说,这本选集已经达到了“借诗人笔力呈现一方水土的意蕴,用诗歌为一方水土做注”编选初衷。然而当我们阅读这样一部作品时,仍然被一个问题始终萦绕着:既然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本土诗人已经写就了如此多的现代“广西山水歌”,何以能够广泛传颂的作品却如此之少?作品的经典化问题不仅是本选集应该追寻的目标,更是当下广西本土诗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阅读仍然是一场愉快的旅行,本土众多优秀的诗人用丰沛的才情,勾勒出了一幅当代的广西诗歌地理图景,这部选集,也必将为时间所铭记。

新闻推荐

市直离退休干部—— 学习十九大 弘扬正能量

图为离退休老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本报讯(记者韩丹)10月31日上午,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市直离退休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学习结束后,安排离退休干部参观“环广西”自行车赛部分赛段,欢度重阳节...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