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招”祸 背井离乡,终遇“千信姻缘”
玉君,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名字。
1924年,在美国留学归来的学子杨振声回到祖国,投身教育事业。踌躇满志的他,写下了处女作《玉君》,小说的主人公叫周玉君,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遇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种种挫折,最终,在林一存的帮助下,前往法国留学,追寻自由的人生。
9年后,一位女子,与丈夫和女儿,从法国回到祖国,来到青岛,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她叫罗玉君。
周玉君,是小说中的人物,作者杨振声是国立青岛大学校长;罗玉君,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曾就职于国立山东大学,任讲师。“她”与她,相隔整个时空,同名不同姓,却都与青岛有了联系。
罗玉君,原名罗正淑,1907年出生于四川岳池县乔家镇太平场,父亲早逝,母亲为培养她,专门请私塾先生在家里授课。从此,罗正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她喜欢读书,爱好写作。在罗玉君12岁那年,当地举办全县小学生作文比赛,这位面容清秀的少女,临场发挥,从容不迫,洋洋洒洒,写就一篇名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论》的文章。这样的作品,对于一个12岁的女孩来说,是如此超凡脱俗!罗正淑在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闻名遐迩的“女状元”,轰动乡里。
就在罗正淑在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求学时,意想不到的灾祸让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去求学。
原来,当地的一个小军阀得知罗正淑是位才女,且相貌端正,顿生邪念,向她逼婚,想“纳她为妾”。罗正淑自然不甘彩凤随鸦,1925年1月,在母亲的帮助下,离开家乡,到重庆舅舅家去躲避,改名罗玉君。就在这一年,杨振声的小说《玉君》进行了再版,在当时深受读者喜爱,还被评为“新文学”运动以来11部好作品之一。
罗玉君顺利考入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插班续读。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老师让让她印象深刻,那就是李珩。
李珩(1898年~1989年),字晓舫,四川成都人,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商人家庭,父亲李椿舫在成都经商。李珩幼年常听母亲讲牛郎织女、北斗七星之类的故事,对神奇的星空产生了许多遐想。12岁时,亲眼目睹了1910年著名哈雷彗星回归的壮丽景象,立志学习天文。“1914年,李珩考入成都华阳中学,1917年中学毕业,找不到天文专业的学校,便进入了华西协合大学数理系,在戴谦和等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理及天文。1922年毕业,获理科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一段后又在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华西坝上升起的天文巨星李珩》金开泰作)。
短暂的交集,让罗玉君记住了这位博学多才的老师。不久之后,李珩就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1927年获巴黎大学理科硕士学位,随后考取里昂大学公费留学生,并在里昂天文台、巴黎大学天文台任研究实习员,1933年以《造父变星统计研究》论文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而罗玉君则于1926年考入上海市立大夏大学,1928年2月毕业。她怀着追求知识、开阔眼界的愿望,于当年7月也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当巴黎大学著名心理学专家乔治·杜马教授向她推荐了《红与黑》后,她便一发不可收拾,如饥似渴地阅读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等人的作品。
1928年的一天,法国巴黎大学美丽的校园里,一位在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女子,穿过葱绿的树林和芳香四溢的花圃,匆匆向宽大的图书馆走去。突然,她一下站住了,喜滋滋地叫了一声:“李先生!”没有想到,在异国他乡,能够碰到中学时的恩师,罗玉君很高兴,李珩也很意外。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两人不能经常见面,便以书信互通近况,互诉真情,逐渐的,两颗漂泊的心越走越近。三年之后,千封信件已经将两颗滚烫的心紧紧系在了一起,两人在巴黎结婚生女。这段“千信姻缘”,也成为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话。
罗玉君爱情事业双丰收,经过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获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岳池学子获得博士学位中的女性第一人”。1932年1月至1933年10月,在法国巴黎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任助教。之后,罗玉君跟随丈夫从法国回到祖国,此后多年,他们在青岛居住、工作。
新闻推荐
□岳池融媒陈海彬蔡阳郑仁平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春时节,踏访岳池城乡,项目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抓工期,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赶订单...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