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母亲回中和镇
□李友胜
岳池中和镇,这个坐落于渠江边的小镇,是我母亲的出生地。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的外公被抓壮丁入伍,后不知所踪,外婆遁去,留下年幼的母亲倔强地长大。时光荏苒,昔日离开小镇的母亲已是八十高龄,阴差阳错,母亲距离回到故乡总是差了一个温暖的理由,“蓄谋已久”的我,决定将这份温暖带给她。
选一个周末,我陪着母亲踏上了归乡的旅程,顺路带着我的女儿。
当天晚上,我们入住小镇上近些年才打造的水帘洞天酒店,一座紧邻天然大瀑布且建于宽阔岩洞内的酒店。夜里,母亲在睡梦中的惊呼将我唤醒,我急忙起身查看,母亲颤颤地说,她做了一个“好奇怪”的梦。我安慰她睡下,再给女儿掖了掖被子之后,顿时睡意全无。
我披上衣服来到了房间外,坐在走廊上的沙发上,喝着茶,听着窗外震耳欲聋的瀑布声,想起了许多往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母亲参加工作后,先是在中和镇做过一段时间的乡村老师,后来,母亲随着我的父亲去了几十公里外的罗渡镇继续任教,各种缘故,她之后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沧海桑田,在父亲故去九年之后,这一次母亲总算回到了故乡。然随着年岁渐长,母亲记忆减退,都不太认得附近的路了。而我呢,就是母亲的一根拐杖,或一只忠诚的“导盲犬”。
这次回到中和镇,我们选择了与一条老街接壤的路口进入小镇。一下车,母亲就四处打量,她说这完全不是印象中的中和镇了,“那时候的中和哪有这些楼房,只有窄窄的巷子。”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道。
大街上,不时见到有居民在街边支起铁皮桶熏制腊肉,一副临近过年前的味道。走进老街没几步,就遇到一个迎面而来的老大姐喊母亲名字,对此,我也没觉得奇怪,毕竟,这里是母亲熟悉的老地方。母亲与老大姐手拉手地寒暄,家长里短,原来,这是一个与母亲同乡同村的人,她认得母亲,母亲却不认得她了,还是在老大姐提及老家的老人,母亲才想起一些事来。聊天是热烈的,也是短暂的,我提议她们互相留了电话,然后继续上路。
一边走,我就一边抽空在手机上发了母亲和朋友手拉手的照片在“朋友圈”。家里亲戚看到了,跟着就打来电话,让我们回老家村上去转转。
掰着手指算下来,母亲离开故乡已有六十余年,老家的老人所剩无几,后辈中熟识的,也大多在外地发展。母亲自幼没了爹娘,是她的幺叔将她抚养长大,幺叔去世后,幺叔娘就成了母亲老家唯一的长辈。前些年,幺叔娘到过广安,身体原因,也走不动了,就留在了乡里。而母亲的身体与幺叔娘比起来,还稍差一些,早就不能随意走动了。
母亲在前些年就对我说过,“你不去,我就不去”这样的话,慢慢的,母亲就开始像一个小孩了。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我的心里居然还有一丝自豪感。
的确,母亲的记忆力愈来愈差,无论走到哪里,遇到旧相识,都是对方喊她的名字,而母亲则是在彼此热烈的攀谈中去努力寻找脑海里的影子,也许到了最后,还是没能想起对方姓甚名谁来。我想,对于母亲的这种“敷衍”,没人会去介意。
这次即便是回到故乡小镇,母亲也无法从容地回到村里的老家去,一是身体原因,二是作为“导盲犬”的我的时间不宽裕,因为我在第二天还要忙着回广安上班,这次出来“撒个欢”,都算是“偷的时间”。好在我这一次偷来的时间,还是值得的,因为我们逛了母亲魂牵梦绕的小镇,吃了鲜美的牛肉汤锅,住了母亲眼里“奢侈的”“豪华的”酒店。母亲很开心,尽管脸上偶尔还挂着淡淡的伤感,但更多的还是灿烂的笑脸。
夜色里的中和镇,万籁俱寂,哪怕此刻的窗外有着奔腾的瀑布,以及喧嚣的前尘往事。
虚掩的房门内,母亲与我的女儿酣睡如初。想想此刻我们“三代人”下榻酒店的位置,还是二十多年前,我刚刚到小镇参加工作时在夏天避暑纳凉的一处岩洞,不由得莞尔一笑。世事沧桑不沧桑,不由得我们自己说了算。岁月既然如歌,它就是抒情的、甜美的。
只要母亲开心、高兴,陪母亲回一趟生她养她的故乡,何乐而不为。何况,这还是母亲长久的心愿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岳池记者站朱俊吉记者刘莉华)1月14日一大早,10余名村民来到位于岳池县苟角镇的川菜地道食材基地里采收蔬菜。“老杨,...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