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巧劲 健康扶贫走出岳池特色

家庭生活报 2020-06-16 00:37 大字

岳池县顾县镇马家村中药材基地生长出的“党旗”图案格外醒目

进入初夏,岳池县白庙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董玲每隔几天就会拨通村民曹代芳的电话,叮嘱老曹注意防暑、休息,以免高血压复发。

董玲与曹代芳的这份联系,从2016年就开始了。2016年,岳池县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后在白庙镇、顾县镇、乔家镇等乡镇实行网上签约试点。目前,825个家庭医生团队,与全县89968人“签约”。

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岳池县在下足“硬功夫”的同时,又不断“使巧劲”,将具有岳池特色的健康扶贫“专列”开向贫困群众。送医下乡

家门口就医很方便

5月19日上午,白庙镇画龙村党员活动室旁,一辆装有心电图、B超等检测仪器的中巴车缓缓停住,几位医生下车,摆起桌台,搬出血压仪、采血器。另一边,几十位村民早已排好队。

贫困村民肖长伍第4年参加免费体检,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刚打出来的B超单。“服务态度好,检查结果快,好方便!”肖长伍说,以前到县医院检查,路途的奔波、耗时的等候、分散的科室等让她觉得很累。然而像这样下乡体检的方式却方便又惠民。

近年来,岳池县卫生健康局加强公卫保障,采取入村集中体检、到卫生院预约体检的方式,截至目前,已免费为9万余人体检,贫困人口体检率达到100%。同时,岳池县借助每年免费健康体检,对4940名慢性病贫困患者完成了每年不低于4次的随访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贫困村民慢性病认定难、手续多、程序繁琐等问题,岳池县创新推出慢病健康管理“一本通”。对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采取“直接认定、病历认定、筛查认定”三种方式,建立“贫困户慢性病档案”,发放医疗“救助证”。贫困户凭“救助证”即可在县域内医疗机构享受门诊维持治疗后的医疗救助待遇。软硬兼施

群众看病更放心

懒得跑曾让77岁的黄全玉差点放弃对腰椎间盘突出、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岳池县坪滩镇中心卫生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提升打消了她这一想法。

黄全玉以前一直在县城医院做康复治疗。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家里到县城来回奔波让她疲惫不堪,产生了放弃治疗的想法。今年,得知坪滩镇中心卫生院设立了康复科、中医馆后,黄全玉马上选择就近治疗,结束了奔波的看病史。

为落实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的要求,岳池县卫生健康局从源头解决问题。硬件方面,在建好贫困村卫生室的同时,大力支持、指导辖区内卫生院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与乡镇、县级部门协调解决建设用地、资金等问题,帮助乡镇卫生院迁建、提档升级。

在“软件”方面,则是加强人才引进,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安置定向免费医学生、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支一扶”等,引进152名医疗技术人才,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因地制宜

发挥中医药产业优势

站在岳池县顾县镇羊山湖村的制高点向远处眺望,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线成片,眼底可见一片绿意。在当地群众眼里,这片绿地蕴含着羊山湖村的“致富经”;在岳池县卫生健康局看来,这片绿地,却是念好群众“健康经”的关键。

近年来,岳池县大力打造中医药产业与卫生健康事业同步发展的示范区,坚持全链条创新,从科学规划种植面积和品种开始,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努力建设从田地到诊所,农业、工业、服务业同步发展的中医药产业链。

依托中医药全产业链,岳池县卫生健康局积极推行中医药健康扶贫新模式,建设中医馆、养生馆,将中医“治未病”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立中医药服务项目。

位于顾县镇中医药种植产业核心区域的羊山中医馆于去年4月开放,设有中医诊断室、中药房、中医药健康宣教室、中医药文化展示室。除3名中医药医疗技术人员轮流坐诊外,每隔一段时间,岳池县中医医院的医生都会来中医馆,免费为贫困群众开展中医诊治,目前羊山中医馆已为200余人进行中医诊疗。

“下一步,我们还将因地制宜,在符合条件的乡镇建设中医馆、村设立中医角,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中医‘治未病’的意识,让群众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岳池县卫生健康局分管中医负责人如是说道。 (陈玲)

新闻推荐

送政策 送服务 解难题市经济信息化局助力企业冲刺双过半

□岳池县记者站范聪记者卢琴6月9日,位于岳池县经开区的四川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700多名员工在各个生产车间内按计划赶...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