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到福兴寺老榨油房

广安日报 2017-12-03 02:34 大字

古法榨油机。

两位老人的合影。

榨油坊全景。唐云峰摄

囗唐录梅何永平文/图

2016年冬天,是我第一次来到岳池县嘉陵乡福兴寺村。这个嘉陵江畔的小村庄,背靠松林掩映的青山,江岸上种植着大片的甘蔗,风起时,江边的蒲草摇曳生姿。

福兴寺村以福兴寺命名,而今福兴寺的旧址上已建成民居,86岁的杨辉刚和88岁的曹均秀夫妻在此生活了几十年。这是一栋传统的川东民居,房屋的下方有一个侧门,支开的两扇耳门就成了小卖部。通过内门,可见径直幽深的堂屋,经年累月踩踏而出的千脚泥,老太太佝偻着背从屋内迎出,带着我们参观她与杨大爷驻守了一辈子的老屋。这里,曾经是最早的福兴寺庙堂,拆庙后作了糖厂,几经变迁,又转为桐籽榨油厂。斑驳的竹编土墙,油迹斑斑的榨油机器,巨大的圆形石碾槽,炒桐籽的土灶,竟然还有很早期的老式木头榨油机,都存放在深深的堂屋内……

中午,吃着老人给我们泡的酸菜牛肉面,听着老人讲述她与福兴寺的情缘与不舍,讲述这座榨油房的过往经年,言谈之间,这座土榨油房曾经喧嚣热闹、生意兴隆的场面在脑海里一一呈现。老人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人来维护这座经历了沧桑岁月的老屋,有人来继承这座老屋的土榨油机。

看着风烛残年的老人,看着斑驳老旧的房屋,看着那拴在石磨旁的小狗对老人依恋的眼神,除了拍下许多镜头之外,竟然想不出能为她做点什么,好生难过。

第二次去福兴寺村,正是砍甘蔗的季节,曹婆婆和杨大爷都在榨油房。我坐下,和他们聊天,听杨大爷讲那些过去的事。榨油房是他家祖上经几代人传到他手上,历经百年,科技的发达,老榨油房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老人很无奈,很是不舍,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岁月,如今面临着萧条与破败,难免心伤又难以割舍。临走时,为曹婆婆与杨大爷拍了张合影,也许,我只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次是在今年初夏时来到福兴寺,此行,只为给曹婆婆送照片。还好,我在那时送去了照片。没想世事变迁无常,短短几个月,第四次去福兴寺时,榨油房外晾着老人的棉被,路边经过的村民告诉我说,曹婆婆前天过世了,生前也没什么病痛,是突然走的。

老榨油房里,木制、铁制的器具就那样沉寂地搁置在那里,泛着幽黑深冷的光,收来的桐籽围在围篓里已生出霉点,杨大爷在屋内蹒跚着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絮叨着:“等等,再等等,看好久还是把那些桐籽榨出桐油,不然可惜了……”

虽然屋外明媚的暖阳透过篱笆射进堂屋,但怎么也晒不透屋内那陈旧的气息,老柜上的猫、石磨旁守护多年的狗、老灶里燃烧的火苗,孤独的杨大爷佝偻的身影,老人和女儿臂上的青纱,还有屋门口摆放在地上尚未燃放的鞭炮,这一切似乎都在倾诉着对曹婆婆离世的哀伤。

夕阳渐晚,染红了江面。滚滚江水东逝去,百年沧桑一世间。

新闻推荐

三产联动“银岳池”走出转型之路

□岳池记者站高仁洪张凯本报记者刘婧今年以来,继国药集团入驻岳池经开区之后,爱斯特制药、桑禾药业等知名药企纷至沓来,岳池医药招商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医药产业连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岳池经开区共入驻...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