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坪滩:享誉川东的“杂技之乡”

广安日报 2017-10-29 01:28 大字

杂技表演。

越江戏楼。

曲艺表演。

□本报记者朱丽/文胡佐斌/图

岳池,一个有着“中国曲艺之乡”美誉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扬琴、竹琴、荷叶、花鼓,还有车灯、金钱板等,民间曲艺文化可谓丰富多彩。而坪滩镇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民间特色文化——杂技更是吸引着众人的目光,2014年该镇在四川省文化厅公布的“四川省特色文化之乡”中被列为“杂技之乡”。9月20日,“两江行”采访组到岳池县坪滩镇进行了采访。

“耍把戏”近百年坪滩杂技誉满川东

坪滩从明代置平滩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坪滩积淀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杂技、曲艺等民间艺术成为该镇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坪滩杂技算是舶来品,但也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了,老百姓普遍叫它‘把戏\’,包括杂耍、魔术和硬气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和地域文化色彩。”曾任岳池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坪滩杂技的领军人刘全如此说道。

上世纪20年代,坪滩场上来了一个武汉的杂技团,一连多天的演出,吸引了当地众多群众观看。但由于社会动荡,时局不稳,杂技团在坪滩演出后就解散了,团员们各奔东西,其中团员胡青山、朱洪宣、胡庭元等选择留在坪滩生活。作为杂技艺人的他们擅长高跷、舞狮、魔术、气功等,如遇乡人办丧事,常被请去踩高跷,送祭帐、祭屏,晚上表演杂技,以聚人气。建国后,乡人刘全、杨元恩师从胡青山等人,学习杂技。1982年,坪滩组织境内杂技艺人并招收新生9人,组成“坪滩区杂技组”,编排曲艺、气功、杂技等十多个节目,在坪滩片区及周边乡镇演出,深受群众喜爱,誉满全县。

坪滩人历来就喜爱杂技、曲艺、川剧等民间艺术表演,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要请民间文艺团体演出,人们的喜欢和文化需求,为坪滩杂技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杂技艺人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创作编排了很多表现人类各种技能技巧、发掘人体潜能、展示生理极限的节目,这是力与美相结合,是对人类自身的不懈挑战。生活中的锅碗瓢盆,甚至生产工具都是杂技表演用的道具,形成了坪滩杂技道具生活化、表演地域化的艺术风格。演员精彩的表演,总能赢得观众的惊叹声和欢呼声。

“很长一段时间,坪滩人都流行练杂技,从几岁的小娃娃到十几岁的小伙子,纷纷加入到杂技表演队伍中。”刘全说道,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杂技团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有十几支队伍、上千人在全国各地演出,坪滩杂技团也誉满川东。

坪滩杂技过往辉煌如今难破瓶颈发展维艰

“1966年,我开始学杂技,1976年与几位杂技艺人成立岳池县坪滩镇民间艺术团,开始在全国各地演出。最红火的时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每到一地,我们安排演出,收取5—10元不等的门票,几乎场场爆满,月入三四万元,全年无休。”刘全说,正由于杂技团红火、收入高,在外演出时,吸引了各地杂技艺人的加入,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0多人,团员分别来自四川、贵州、山东、江苏、甘肃、云南等地,随后便成立“七省一市”群星争霸艺术团,将坪滩杂技带到全国各地。

现年79岁的杨元恩是坪滩杂技老艺人,1950年,他师从胡青山,学习踩高跷、耍狮、立天书、24器等,而他最拿手的是伞技和木鱼。说着,他拿出一根红色木棍、一个盘子,将盘子放在木棍一端,划动一下,盘子便开始转动,再拿出一个挂有木鱼的棍子,将红色木棍的另一端放在木鱼背上,只见木鱼来回摇摆,好似在水中畅游,而红色木棍上的盘子也未停歇下来。他的随意表演,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杨元恩让自家儿女都来学杂技,女儿杨春的绝活是柔术、含花、滑灯,于是,他们组建了一个家庭式杂技团,开始在四川、贵州各地演出。“那时候的杂技团多是以家庭或者亲友组成,稳定而且节省成本。这种表演方式在那个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是深

受百姓喜爱的。”杨元恩说。如今,杨元恩年纪大了,加上儿女都成家立业,家庭式杂技团自然就解散了。但他没有放弃为乡人表演的机会,与另外几位杂技艺人组成团队,乡人办红白喜事时,会邀请他们前往表演。

蒋奎是坪滩杂技的新生主力军,刘全的徒弟,他是硬气功传人,曾获广安达人秀第三名,他将硬气功和杂技同台配合演出,成为坪滩杂技的一大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各种文化的冲击,民间特色文化开始边缘化。如今,坪滩杂技团队也跟随时代发生了改变,不再单纯地表演杂技,而是将魔术、硬气功以及歌舞表演融合在一起。目前保存下来的有3个演出团队,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主要以本地红白喜事、商业促销等活动维持着杂技团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人们文化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学杂技、看杂技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最怕出现断代,无人将坪滩杂技传承下去。”刘全担忧地说。面对这样的困境,刘全等杂技老艺人开始免费开办培训班,培养青少年练杂技。“练杂技最好的年龄阶段是5—15岁,三年才能出师学成。而练杂技的过程异常辛苦,基本功的训练,劈叉、纳顶、前翻后翻,这是体力与身心的双重压力,需要异于常人的耐力。”刘全说,到目前为止,培训班共培养了8人,仅有3人从事杂技表演。后因场地和训练设施不健全,培训班不得不停办。

以杂技为依托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如何让坪滩杂技艺术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呢?近年来,该镇围绕“培育生态新城,创建文化名镇”为目标,在城镇建设管理方面融入文化元素,先后建成越江新城文化广场、越江戏楼和滨江文化公园,成为当地群众健身娱乐休闲的首选之地。在重大节假日时,越江新城文化广场都会举办杂技、气功节目专场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锻炼杂技队伍。

该镇还先后组织人员搜集整理现存各杂技、硬气功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分类建立艺术档案,并将坪滩杂技和硬气功申报县级“非遗”项目。由政府出资,镇综合文化站承办,每年举办一期青少年杂技演员培训班,陆续培养杂技新秀,并在中小学校开展杂技辅导课,培养杂技新人。同时鼓励民间职业杂技、气功团队外出从事经营性演出,支持坪滩杂技、气功参加各级相关会演和大赛等,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杂技演员到外地学习、深造,提高技艺,提升坪滩杂技、气功艺术的知名度。

“我们恢复并组建了杂技、曲艺和川剧三个文化艺术团,常年为群众表演节目,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并依托杂技发展特色

文化产业。”该镇负责人说,不仅如此,他们还组织开展了“十佳艺人”“十大民俗”评选活动,激发了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该镇先后获得“杂技之乡”“曲艺之乡”等荣誉称号。我们期待着坪滩杂技、气功能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新闻推荐

水电工成“跳舞达人”

□岳池记者站黄汉军一个水电维修师傅,怎么成了“跳舞达人”?据说他一个人还打了五份工,在他的身上,还有怎样的故事?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于近日采访了这个被舞友称为“喜儿”的水电维修师傅——何又喜。今...

岳池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池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