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劳动中教育
■ 南充晚报评论员 何建斌
上周末,在果城一文化沙龙,南充教育界、 文化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就教育、文化领域的话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致认为,时下,中央强调“劳动教育”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与此同时,还要增强“劳动中教育”的实践教育。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欧阳明认为,“劳动教育” 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教育,这些仍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要真正掌握劳动技能,只有深入开展劳动实践,这就是“劳动中教育”, 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劳动教育” 可以在课堂上实现,而“劳动中教育”只能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家庭校园等场所实现。
在智育主导教育走向的大背景下,走进任意一所高中,映入眼帘的皆是“青霄有路终须到, 金榜无名誓不休”“十年寒窗磨一剑, 是非成败在今朝”“用今朝心如止水学习,换明日骇浪惊涛腾飞”等冲刺高考的铮铮誓言、豪言壮语,却没得一幅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诤言,更不要说有“劳动中教育”的片言只语。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课程补习班、培训班,唯独没有“劳动课”补习班、培训班,“劳动教育”、“劳动中教育”与家庭、学校、社会脱节已经很久了,再不补上这一课,我们培养的下一代许多都会成为缺乏基本生存技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现在社会上有个可怕的现象: 人人都在养“富二代”。不管哪个社会阶层,对待孩子基本上都是“只要你学习好,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不用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他们不知稼穑之艰,不知“挣钱犹如针挑土”,却知“花钱如同水冲沙”,过分的溺爱让他们失去感恩之心,不懂尊重劳动。相反地,他们在穿衣、坐车、用手机等消费上攀比,一个手机因为老师的严管,可以用跳楼、跳河这些极端方式来对待。这是新生的“社会病”,这个“病”还病得不轻,不用猛药去疴,我们的社会危也!
是不是我们的孩子都不愿意参加劳动?非也!
欧阳明说,12月3日, 他去武胜县飞龙镇一个研学实践基地调研, 碰到一群小娃娃在这里参加推磨劳动。 下面是他与孩子们的对话:
“你们是几年级?”
“三年级。”
“推磨好耍不?”
“好耍。”
“你们还想耍多少天?”
“一直耍。”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稚气回答, 可以看出他们劳动是快乐的。
中华文明发轫于农耕文化, 千百年来,国人在价值取向上有着底线共识:不稼不穑可耻,勤勉耕作光荣。这种朴素的劳动观, 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在农村许多家庭的门楣上、厅堂里,都刻着或挂着“耕读传家”的家训家风牌匾,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哪个不会放牛、喂猪、割草、捡柴、挖红苕、割麦子、掰玉米、挑大粪、推石磨、栽秧打谷、耕田犁地?我读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 都专门辟有供学生劳动实践的土地———校办农场,我们午饭、晚饭喝的汤里面的菜,都是来自校办农场;有的学校还有校办工厂。 学校不只是开展劳动教育,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劳动中接受教育。正是这些劳动中的教育,培养了学生们吃苦耐劳的意志, 磨练了他们进入社会后不坠青云之志的品格。
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 劳动更是成就了教育。自古以来的中国教育传统,从未与劳动割席而治过。 比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 便闪耀着劳动教育和劳动中教育思想的光芒。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忍饥挨饿、经历风雨的劳动,哪能培养出带血性的中国人! 劳动对于一个民族发展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同时也推动着人的发展,家庭、学校、社会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学生提供劳动的机会和劳动的场所,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出爱劳动、会劳动、能劳动的劳动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滕攀记者龙俊帆)11月25日,2019年全国竞技家场地越野挑战赛(腾云杯邀请赛)在武胜县礼安镇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
武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