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产业: 为武胜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武胜记者站 张施施 贺小芹 本报记者 龙俊帆 刘婧
7月13日,武胜县在北京召开武胜乡村振兴实践研讨暨白坪—飞龙示范区发展对接会,全面介绍武胜发展乡村振兴的实践和做法,推介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
就在半个月前,四川·广安武胜火锅产业创新发展对接会也在北京举行。短短半个月时间,两大对接会相继在北京召开,武胜县对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以及火锅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一个,从传统农业的代表到走上农旅融合之路,成为乡村振兴样板;另一个,按照“三产联动、产城融合、文产一体”发展理念,致力将武胜打造成“川渝独有、全国一流”的火锅产业园。
两个切片勾勒出武胜县域经济发展蓝图:“绿色”打底,有机结合旅游业,发展壮大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红色”配“料”,让游客畅享武胜火锅美食,实现用高品质供给来引领美好生活。
“红”+“绿”两大产业,必将成为推动武胜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找准优势 构造火锅全产业链生态圈
开挖沟槽、浇筑混凝土……7月10日,在武胜火锅产业园,新引进的四川财牛食品牛油精深加工项目的冻库、综合楼等基础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建设。
“我们力争年底投产,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四川财牛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分两期建设,占地40亩,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加工火锅牛油2万至3万吨,预计年产值超2亿元。
“武胜具有川渝合作的政策和区位优势,随着火锅产业园影响力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已入驻30多家火锅类相关企业。”武胜县经开区办公室主任李杰说,按照建链、延链、补链的招商原则,通过精心筛选,园区今年新引进牛油精深加工、火锅底料生产、食品饮料配套加工等5个项目,实现签约资金1.5亿元,并与8个项目达成初步投资意向。
武胜火锅产业园自去年成立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基于“先天”优势。依托武胜农产品加工园区,火锅产业园聚集了一批生产火锅调味料、火锅底料、火锅食材的代表性企业,逐步形成火锅上下游产业链。同时,依托武胜是全省优质粮油基地县、蚕桑生产基地县、特色效益农业川东北蔬菜产业区等资源优势,配建产业基地。
武胜发展火锅产业,其实作的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大文章”。县域经济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必须要立足实际,找准特色。该县将比较优势发挥到最佳,重点发展以火锅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是一步“妙棋”,这不仅响应市委“一县一特色、一园一主业”的县域经济错位发展思路,还紧紧抓住了省市发展食品饮料这一主导产业的机遇。(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为此,该县加大投入,每年将火锅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30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在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扶持火锅产业做大做强。借此东风,武胜火锅产业园配套日臻完善,园区正加快建设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和品牌推广基地,产品研发、冷链仓储和交易集散中心及文创体验街区“三基地三中心一街区”。其中,“三中心”及文创体验街区已基本完工。
“‘三基地三中心一街区\’正体现了我县火锅产业的布局。”李杰说,武胜发展火锅产业,并不仅仅限于一包底料、一份佐料、某一样菜品,而是按照“三产联动、产城融合、文产一体”的发展理念,打造火锅全产业链生态圈。具体说来,即涵盖了从火锅原料种植到加工到检验检测、产品研发、仓储冷链物流,再到展示交易、消费体验为一体的火锅全产业生态圈。
一盆火锅聚集起一项产业,一项产业必将汇聚成一个生态圈!武胜火锅产业必将增厚“红武胜”底蕴!
农旅融合
既兴产业又鼓“腰包”
7月10日一大早,武胜县飞龙镇河尔口村文君葡萄园的业主龙文君走进自家的葡萄基地,仔细筛选了30多斤葡萄,回家打包后送到县上一家快递公司,准备发给顾客。
“网上销售更加方便,销路更广。”龙文君告诉记者,7月8日她申请入驻了拼多多商家,将自家葡萄挂到网上销售,短短一天时间,就接到了9个订单,赚了400多元钱,让她欣喜不已。
虽然首次“触电”就尝到了甜头,但龙文君表示,她销售葡萄最主要的渠道还是传统方式——游客采摘。
2012年,在外打工多年的龙文君回到家乡,流转土地28亩,用来种植葡萄。通过几年苦心经营,葡萄开始挂果,但销路却让她犯了愁。
“当时县上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白坪—飞龙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区,每到周末,来这里玩的游客络绎不绝。”龙文君说,一些业主等甜橙成熟后,请游客进园自主采摘,其他业主也纷纷效仿,她便是其中之一。
多年来,龙文君的葡萄基地有了许多“回头客”,他们常常带着家人前来,享受采摘的乐趣。“现在,基地每天要接待三四百名游客,平均每天可以卖4000多元钱。”望着架上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龙文君告诉记者,去年,她在村上又流转了100余亩土地,栽植晚熟柑橘,预计2021年就可以挂果,到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园采摘。
在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像龙文君这种打工者变创业者,既发展了产业,又吃上“旅游饭”的村民不在少数。
2012年,武胜县利用交通网络发达、毗邻重庆的优势,将白坪、飞龙、三溪3个乡镇29个行政村连片规划,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随后建设2万亩甜橙基地、1万亩蔬菜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光发展农业还不足以让村民鼓起‘腰包\’,农旅融合才是致富之道。”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昱昕告诉记者,武胜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思路,实现了农民就地就业、产业就地转型、农产品就地增值。
“这里真实还原了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农村建筑风貌,让人找到了儿时的记忆。”近日,在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下坝记忆”让南充游客李波印象深刻。
“‘下坝记忆\’位于白坪乡高洞村,再现了上世纪不同年代川东民居原貌,记录了高洞村的历史变迁。”田昱昕介绍,“下坝记忆”只是示范区内的其中一个景点。
近年来,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结合自身实际,先后打造了花样年华、橙海阳光、丝情画意、朝门院子等20余个特色景点,同时将当地特有的剪纸艺术、竹丝画帘、川东婚嫁民俗、带入式乡村情景剧《乡约武胜》展现在游客面前,为景区注入了文化活力。此外,示范区还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建成杨益言旧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游客接受“红岩精神”的洗礼。
随着景点不断增多,景区功能不断完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近年来,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先后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振兴先行区等。如今,发展水果采摘、农家乐、特色小吃、自行车出租等产业已成为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内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目前,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已建成甜橙、蔬菜、粮油等产业基地近6万亩,建成6个主题景区、20余个景点,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依托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依靠乡村旅游带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在田昱昕看来,农业与旅游有机融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武胜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