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像诗 广安市诗人尹才干答香港中文大学李丽博士10问

广安日报 2019-02-17 01:01 大字

【编前】

尹才干,武胜人,广安市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被誉为“当代图像诗歌第一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副会长。出版《文趣》《尹才干图像诗选读》《尹才干打油诗集合》《尹才干诗话》等著作11部,其创作业绩编入《中国现代格律诗探索史略》《现代格律诗发展史》,图像诗被列入全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内容。李丽,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博士,澳门理工学院语言暨翻译学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及儿童文学。针对中国图像诗创作及当下汉语图像诗歌的创作情况、发展前景,李丽博士向图像诗代表诗人尹才干提出了20个问题,本报记者整理了尹才干的回答,保留了10问,与读者分享。

1您最早创作图像诗是在1978年,为什么会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去书写诗歌呢?

答:是的,我最早创作图像诗是在1978年。那是1978年11月18日下午第二节课,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古代汉语课,他喜欢诗歌,补充讲析了两首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图案诗(图像诗),白居易的《诗》和吴敬梓的《呆秀才》。这两首诗的字数由少到多,依次重叠排列成宝塔状,句句押韵,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欣赏性、趣味性,诗味浓郁,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也依样画葫芦,写了几首,但同学们都说不咋样。23日,班主任樊老师安排我办黑板报,但同学们的稿件不够,我只得自己写些文字补充。我当时想,图像诗的空格多,不需要太多文字,不就能把版面填满了吗?写什么呢?刚学了著名作家冰心的《小桔灯》。桔灯,桔灯,这不是很好的图像诗吗?于是,我挖空心思地写出了两首《橘色的灯》,既像橘,又像灯,老师和同学们看了赞不绝口。从此,我就走上了写作图像诗的道路。

2为什么2007年是您图像诗创作最为活跃的一年呢?您创作的图像诗都有哪些形态呢?

答:汉语图像诗,创作、创新难度大,排版困难,在大陆诗坛,相当长的时期,受到了一些传统媒体的抵制,因此,汉语图像诗一直处于十分边缘而被人忽略的地位。然而,2004年以后,图像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体裁进入了《写作学教程》《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新编》《汉语写作》等大学教材,引起了广大学子的关注和喜爱。2004年,厦门大学中文系选用了我的《那朵花开了》《温暖的春》两首图像诗歌,作为该系《文学概论》第十章《文学语言》第二节内容的范例。这一情况的出现,让图像诗爱好者兴奋不已。之后,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如济南大学段轩如教授、河南大学龚奎林博士等,以及一些图像诗爱好者都希望我致力于“当代汉语图像诗的推动与发展”,于是,我便更加勤勉地创作,2007年遂成了我图像诗创作最为活跃的一年。

据不完全统计,我这些年大约创作了200多首图像诗,其具体形态,据湖北诗人、评论家惠远飞分析统计,有酒杯形、弹弓形、铲形、灯笼形、树形、“之”字形、纺锤形、树叶形、十字架形、瓶形等数十种。

3您如何看待图像诗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呢?

答:简言之,图像诗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的图像诗学主张是“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我对图像诗歌的定义是:图像诗歌,是指利用词语、诗行的排列来创造与内容大致相当的某种图案或形状的诗歌。因此,在创作时,要求句式、结构、语言都要和表现的诗歌内容大体吻合。

4汉语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您觉得对中国图像诗人创作图像诗是否存在一定的优势呢?

答:汉语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对中国图像诗人创作图像诗存在明显的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最初的汉字,大都是象形文字,又谓之图画文字,它具有单一结构的象形美、组合群体的图画美、内涵丰富的意境美。文学作品是用文字按一定规矩排列组合的艺术作品,就汉语言文学作品而言,也可以说是由一笔一划组合的图形排列的艺术作品。而图像诗的形式构建,其“建筑美”正好彰显汉字形象的特性。

5美国诗人庞德从中国古典诗歌和象形文字中得到启发,创立了意象派诗歌,而意象派诗歌后来又成为国外图像诗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一现象,您有什么看法?

答:这是中外诗人对诗歌形体建设的成功探索。美国诗人庞德从中国古典诗歌和象形文字中得到启发,创立了意象派诗歌,而意象派诗歌后来又成为国外图像诗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这是对中华形体诗歌(回文诗、宝塔诗)的传承、借鉴与发展。对此,我赞同东南大学王珂教授的观点。他说,庞德等意象派诗人意识到了现代诗歌不仅通过语言意象的所指间接产生视觉效果,而且通过诗的语言符号的巧妙排列也能够产生直接的视觉形式,他们才在英语诗歌形体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后面的英语诗歌乃至世界诗歌,特别是“图像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以自由诗为主体的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性,增加了新诗的诗性和诗意。

6您如何看待您的图像诗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呢?

答:图像诗进入中小学课堂,这是读图时代发展的必然。我的图像诗歌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中,比如创意写作课中的应用,我是始料不及的,也没有思考过。当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中小学的课件《七年级语文实验教材——走进尹才干图像诗》《四年级语文实验教材——走进尹才干图像诗》后,才知道作品被选作了中小学教材。我主张,图像诗教学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这样可以让小学生零距离感受图像诗的美,领悟图像诗的情,通过多种形式教学,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文学及绘画素养,以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读图时代”。

7您如何看待图像诗在当今社会的一些功能呢?

答:在当今的“读图时代”,图像诗广泛地介入社会,让人高兴的是诗歌不但没有被边缘化,而是被扩大化,诗开始以它不一样的方式和形态浸润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审美愉悦。图像诗的传播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意蕴,具体可列举出平面图像诗型、立体图像诗型以及多媒体图像诗型等。这些丰富的传播形态不仅可以让诗歌与视觉传播的传统得到延续与发扬,而且还能让诗歌品质在图像的承载中得到有效增值。在当今社会,图像诗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具有基本的三大功能,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8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图像诗的发展状况?您认为在图像诗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答:目前中国图像诗的发展状况是良好的,大中小学都在上图像诗教学课,写图像诗歌的学生不少。在图像诗的发展过程中,除社会快速审美消费需要因素的影响外,现代科技网络的运用,对图像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的出现,网络图像诗应运而生。网络图像诗相比传统媒体的纸版图像诗而言,在二维基础上增添了三维动感,读诗好像看电影,给人全新的立体体验,惊艳不已。

9您如何看待中国图像诗的前景?

答:我借用文艺评论家尹祚鹏的话来回答您。他说,文字的图像式排列组合产生了如画的诗意,内容的深沉绵渺让人读来感到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图像诗没有限制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审美想象力,反而为诗苑增添了一朵亮丽的奇葩。尽管这个新品种创作起来颇有难度,特别是图像形式的选择和表情达意的有机结合,只要避免为图像而图像的游戏之作,用心创意,精心打造,就会出现神韵妙品。“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我相信,图像诗未来的发展道路是宽广的,未来的图像诗人们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图像诗佳作来。

9对于图像诗未来的发展道路,您有什么想法呢?

答:对于图像诗未来的发展道路,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希望全社会提高对汉语图像诗歌的认识,充分发挥它的审美传播作用;二是希望学校教育适当加大对图像诗歌的教学力度,适当增加学生创作图像诗歌的练习量;三是希望研究和改进图像诗歌教学与创作的方式方法,让更多的人乐于传承汉语图像诗歌;四是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立体图像诗歌,以不断丰富其表现形式和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 朱丽 整理

新闻推荐

乡村春晚演绎百姓故事 150万人享受广安乡村文化大餐

群众乐享文化大餐。精彩的演出现场。本报讯(记者刘莉华苏怀平)1月25日晚,以“2019美丽广安·宜居乡村”为主题的广安市首届...

武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