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台乡土味十足的“乡村春晚”,18个广安本地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乡味”节目,吸引了线上线下超过150万人收看 乡村春晚演绎文化自信

广安日报 2019-01-27 01:01 大字

歌舞《幸福又一年》。

《油纸伞》表演。

□本报记者 刘莉华 苏怀平/文 张启富/图

“这台乡村春晚太精彩了,既展示了广安农村的地域文化、风土年俗,又将村味、年味、春味组合成一道独特的‘乡村文化盛宴’,可谓妙哉!”1月25日晚,“2019美丽广安·宜居乡村”广安市首届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在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举行,引发广大群众热议。

从2018年11月第一场乡村春晚海选至今,由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广安日报社、广安日报传媒集团,武胜县委宣传部、武胜现代农业园区主办的首届乡村春晚,正从乡村群众之间的文艺交流平台,逐步演变为全市各地群众艺术追求的“嘉年华”,充分展示出了新时代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春晚现场: 草根明星+最接地气的节目

锣鼓喧天迎新春,欢天喜地过大年。当晚6点30分,欢快喜庆、年味儿十足的开场舞《幸福又一年》拉开了乡村春晚的帷幕,点燃现场观众的激情。演员们个个身着红装,手执大红灯笼,踏着轻快的步子,用曼妙的舞姿将全市百姓的幸福喜悦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情。

随后由各区市县乡村群众表演的歌舞《山沟沟》、歌曲《又看高峰》、舞蹈《金柚飘香》、表演唱《游白坪》都极具地方特色,演员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让大家感受到广安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游白坪》由武胜县文化馆特意打造,不仅用诗意化的语言唱出了白坪的乡村之美,更是将前锋区桂兴镇的唢呐绝活结合到表演中,展现出广安独具特色的文化。而广安本土原创歌曲联唱《和谐小唱》《岳池美了》《亲亲的高岭》《邻山邻水》《天池美》《武胜是个好地方》,是由网友或草根创作的作品,反映百姓心声,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你方唱罢我登场,杂技、小品、戏剧等各类表演引爆观众的热情,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持续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在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家住武胜县的向倩意犹未尽,已怀孕5个月的她,特意和家人赶到现场观看节目。“表演中有太多咱们的乡村元素了,真是让人惊喜。”她说,乡村春晚让她和家人提前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更让本土地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期待来年再会。

“家乡美了,农民的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家住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陈学兵激动不已。他说,随着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立,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发展,撂荒地变成了甜橙基地,许多村民都开办了农家乐,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些表演,真是唱出了咱们老百姓的心声,演绎了咱们新农村的新生活!”

演出当天,天下广安APP、广安在线新闻网、广安日报微信微博、广安在线微信、新华社现场云、川报观察、熊猫直播等平台对晚会进行了全程直播,让150余万人直观感受广安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而这种线上线下互动模式也开创了广安市文艺演出的先河。观看了直播的网友纷纷点赞:“节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节目丰富多彩,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满满的正能量,希望广安乡村春晚越办越好。”……

春晚回顾: 7场海选 千余人参与 原汁原味展现乡村生活

时间回溯到2018年11月,首届乡村春晚第一场海选启动,主办方广安日报社、广安日报传媒集团与乡村春晚导演组达成共识,首届乡村春晚要有村民地道的乡情舞蹈,真情的乡土歌曲,要充分体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广安要举办首届乡村春晚”的消息一传出,广大群众热情参与,纷纷通过网络、微信、QQ群等平台踊跃报名。在随后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乡村春晚导演组走进广安市各区市县,举行了7场海选。市民广场、华蓥山广场、岳池陆游广场、武胜仁和广场……近千名乡村群众登上舞台,凭借朴实而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春晚导演组和观众的心。

“村民参与度高,活动影响大。”据乡村春晚总导演张莉辉介绍,首届乡村春晚深受群众喜爱,从第一场海选到海选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共吸引了100余组节目、千余名群众参加海选,最终50余个节目脱颖而出。而后,经过乡村春晚导演组的精心编排,18个组合节目登上了首届乡村春晚的舞台。

“乡村春晚是对传统乡村美学的继承、延续和更新,它原汁原味地将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搬上舞台,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信、幸福和快乐。”在观看了首届乡村春晚表演后,武胜县文化馆馆长尹力发出感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种文化自信将形成更多合力、达成更多共识,更好地建设乡村、繁荣乡村、发展乡村。

采访后记

随着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乡村变化日新月异,乡村群众在物质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需要也日益旺盛,“身有所栖”而“心无所寄”现象成为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

如何实现乡村群众精神文化小康、破除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乡村的制约瓶颈、提升乡村文化设施的综合服务效能?本着探索的精神,广安市着重推广萌生于民间、根植于乡村、来源于群众的草根特性的“乡村春晚”文化模式,在激发乡村群众“自主创办”文化、满足群众文化多元需求、重铸乡村群众精神家园的同时,也通过深化引领,精心构建现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志愿服务温暖留守儿童

本报讯(李云武胜记者站陈本刚)1月12日,国网武胜县供电公司组织青年志愿者来到“川电留守学生之家”——高原小学,开展“国网...

武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