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山村的“鸽子王”带领乡亲奔富路
■ 南充晚报记者 伍罗文博
“乡亲们,所有贫困户都可以免费领鸽种,我还会提供养鸽技术,并且按市场价包回收种鸽、种蛋。”12月24日,在高坪区石圭镇壁山村,“鸽子王”刘顺艳正在为贫困户讲解养鸽子技巧。2016年, 该村的“扶贫鸽业协会”正式成立,村上的养鸽专业大户刘顺艳,宣布将自己高薪学来的养鸽技术无偿地传授给该村的19户贫困户, 并提供2万多元的鸽种给大家。如今,鸽子已成为该村的致富经。
拓展业务 鸽肉鸽蛋不愁卖
“咕咕咕、咕咕咕……”12月24日,记者来到高坪区石圭镇壁山村一组刘顺艳家的肉鸽养殖场时, 未进其门先闻其声。见有陌生人来访,蜗居于各笼舍中的鸽子, 或翘首以盼, 或上下跳跃。这时,刘顺艳和他的妻子粟华珍走进来,鸽子看到熟人,咕咕地叫得更欢了。刘顺艳告诉记者,目前,养鸽发展前景不错,他还计划扩大养殖规模。
在鸽舍里, 一排排整齐的鸽笼映入眼帘,白色、灰色、棕色的鸽子争先恐后地啄着食槽里的鸽粮。 每排鸽笼高约2米, 分三层,设有食槽、水槽和存蛋的小窝,有的窝里是鸽蛋,有的是刚孵化出来的小鸽子。
“尽量不透支种鸽的身体,让它们多吃,少带‘孩子’。”谈起养鸽子,刘顺艳神采奕奕。他告诉记者,种鸽都是先吃饱,再从口中慢慢把食物吐出来, 喂给小鸽子,每一只都不会漏掉。通常情况下,鸽子每10天可下两个蛋, 孵化的小鸽子长到0.5公斤左右就达到了出栏标准,其价格每只可卖到25元左右。
刘顺艳说,每月是卖肉鸽、鸽蛋还是乳鸽,全部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如今,刘顺艳负责外出采购鸽食和对外销售工作,粟华珍则在家中管理鸽子。 由于鸽子吃得好长得快,有的不到半个月就能上市,方圆10多公里的村民都到他家来买肉鸽。“现在规模太小,只能供应本地市场。”刘顺艳称,他想扩大规模,把肉鸽卖到更远的地方。
返乡创业 苦尽甘来“鸽子王”
“老婆,我们长期在外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我想回乡创业。”2011年,刘顺艳怀揣着夫妻俩几年打工挣来的10多万元钱,回到故乡,准备重新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
“他两口子回到乡里,没有像有些人那样,立马修房子、买家电。”一名农户向记者说,刘顺艳回到家乡后,经多方走访和考察, 夫妻俩选择了少有人涉及的养鸽致富这条路。
“起初养鸽子并不顺畅。”2011年8月,在缴了1.5万元技术费和5000元种鸽费后,刘顺艳从武胜县购回了80对种鸽,兴冲冲地运回壁山村。建鸽棚、整鸽巢、买养鸽书、购鸽饲料等等,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一家人眼巴巴期盼着收获季节的来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让他遭受了沉重打击。
“当时,鸽子几块钱一只、鸽蛋几角钱一个都没人要, 有的整筐整筐倒掉喂猪、喂鱼。”刘顺艳回忆道。那段时间,刘顺艳几乎访遍了川东北所有养鸽大户,还买了很多养鸽的书来学习, 终于在2012年下半年获得成功, 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鸽子王”。“目前,种鸽存栏数近万只。”谈起成功的喜悦,刘顺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引领乡亲 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6年6月,刘顺艳在石圭镇党委和第一书记的支持下, 成立了壁山村“扶贫鸽业协会”, 并免费为该村19户贫困户提供近2万元的种鸽、养鸽技术和回收种鸽、种蛋等。
“鸽子王” 刘顺艳没有忘记众乡亲,鼓励乡亲在家发展小产业,点对点教导,还在鸽业协会免费发放种鸽。在刘顺艳的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成排的鸽栏标记着各村困难户的名字。
据介绍,这个村61位贫困户,有一半以上是刘顺艳帮扶的对象。其中,该村48岁的特困户唐凤均,10多年前丈夫去世,她与14岁的女儿相依为命, 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今年4月,刘顺艳不但为其母女送去48对种鸽和养鸽技术, 而且还帮助唐凤均管理柑橘树。 今年养鸽和种柑橘的收入达8000多元,助其一举脱贫。
青山绿水间, 一条长达7公里的银链般的“扶贫产业路”通往全村各社,一座座“五建三改” 的民居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全村所有农户,只要他们愿养鸽,我都免费提供种鸽和技术,要富大家一起富。”谈起今后的帮扶打算,刘顺艳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本报任城讯(通讯员满龙诚)“空中飞线”一直都是城市之疾,越河街道老旧小区密集,这一现象更是突显。由于多年前的老旧通信线、...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