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口清真寺:宗教与移民文化的熔炉
清真寺全貌。
□邓明明 文/图
清真寺是穆斯林聚集礼拜的场所,又称“礼拜寺”,也是穆斯林学习伊斯兰文化、举行宗教仪礼、交流聚会、庆祝节日、排解纠纷、举办婚礼和葬礼的场所。在武胜县沿口古镇内,有两处清真寺,分别为马家清真寺和黄家清真寺。
马家清真寺位于沿口古镇的半边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0平方米。该寺依山势而建,坐西向东,由牌楼、大殿(礼拜堂)、南北侧殿、讲经堂、水房、内外五个天井等组成。牌楼位于寺东,高约10米,上正书“清真寺”,有镶边,造型为假山门,前为悬崖,故大门开自寺南侧,仅半边街一条石梯路从南门入寺,甚是陡峭。礼拜堂居于建筑正中,长13.7米,进深10米,重檐歇山式屋顶,四柱三开间。大殿内窑殿墙作成拱形卷筒式的“米哈拉布”(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凹壁、窑殿、壁龛),上书阿拉伯经文,光彩夺目。大殿右侧走廊过天井,左为水房,右为讲经堂及阿訇(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谓)卧室、厨房,经堂中原挂有阿语中堂,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寺内原存的对联、匾牌、古兰经和延续了300余年的马氏族谱、黄氏宗谱等珍贵旧物也在同时期被焚毁。该寺采用了中国建筑传统的穿斗木
结构形式,但在装饰上,却带有浓郁的伊斯兰教建筑装饰风格,属于宗教文化与地方建筑形式的融合,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3年武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家清真寺位于沿口镇胜利街11号,由黄氏先辈出资修建的礼拜殿,占地500余平方米,房屋700余平方米。该寺依山势而建,坐东朝西,呈四合院布局,由山门、大殿、左右侧殿组成。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伊斯兰小学,解放后改为民族小学,1965因房屋垮塌而封闭至今。故马家清真寺便成为了广安地区穆斯林唯一的礼拜场地,因此沿口清真寺逐渐指代马家清真寺。
武胜县伊斯兰教源于清代大移民,清初朝廷制定优惠政策,“开垦田亩,永给为业;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插占为业”等,鼓励湖广两地移民四川。顺治年间,马氏先祖马国举等二十八位穆斯林从湖南宝庆府邵阳县来到武胜县。雍正年间,黄氏先祖黄世纪携族人从湖南常德府武陵(今汉寿)县迁入武胜县。最初是马、黄二姓在泰山乡汤家坝建清真寺,从事伊斯兰教活动。根据寺内所藏嘉庆二十四年二月《立契杜卖阴阳山石碑》记载,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马成凤、马义和、马天信等马氏回民出资购买了张朝栋的房屋,改建为清真寺。清道光八年(1828年),马氏回民对清真寺进行维修、添建,形成现在规模。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黄家先祖拆泰山汤家坝乡寺房屋,修建了黄家寺礼拜殿。
根据2017年新修《马氏族谱》记载,回民马氏从入川始祖“国”字辈算起,历经“国、大、如、天、永、盛、朝、有、道、昌、文、武、辉”13代。《黄氏族谱》记载,回民黄氏从入川始祖“世”字辈算起,也历经“世、家、文、盛、修、善、纯、仁、贤、为、国、瑞”12代。几百年来,马氏与黄氏在武胜嘉陵
江畔繁衍生息,其中不乏名人辈出,如雕刻大师马盛健。马家清真寺礼拜堂殿前的天井中原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马盛健雕刻的双龙抱柱石龙,从龙头到龙尾全部镂空,注水龙口,立见整条石龙转动自如,宛若游龙,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存基座。此外,还有雕塑壁画大师马盛台,沿口镇观音阁大殿内的“钟馗打鬼”“八仙过海”“风波亭”、山门的“无常”“鸡脚”神像都出自其手笔,他还参与了武胜文庙、关岳庙、滴泉寺、林泉寺的设计施工和雕塑泥像,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1943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来沿口清真寺朝拜,手书“兴教建国”四
个大字,指定马盛台漆雕成金子匾额,如今仍高悬于礼拜大殿内。还有黄纯芳,四川省伊协常委,在省内多地清真寺担任阿訇,曾任民族小学校长、南充地区人大代表,积极推进回民教育事业。另有名医马朝珍、书法家马道棋等,不胜枚举。
武胜回民马氏、黄氏从清初移民时的几十人,清末时达到“二百四十余”,至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登记回族488人,到如今也不过600余人,可见武胜县沿口镇回民人口发展相对缓慢,总数较少,但这已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集地。
回民的教规和习俗有别于汉族。据《新修武胜县志》记载:“武胜惟沿口乡有回教人,马姓黄姓居多,共建清真寺。其掌教师居寺中,虽教徒不繁,与汉族杂处日久,耕读服贾渐染华风,然不与他教人结亲,不食豚肉,一切婚嫁丧葬仪节,恪守教堂规则,固至今未变者也。”武胜县的回民内部十分团结,解放前,回民只在“黄、马”二姓中通婚,且回民中习武人数较多,势力较大,经济实力强,又有两位保长坐镇,在与汉人的争斗中略占上风,故有典故“沿口的马骑不得”。
解放后,武胜县内伊斯兰教活动和信教人数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中教会受到冲击,清真寺房宇被经租,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政府交还清真寺房屋。1984年,清真寺恢复宗教活动,正式开放。如今武胜县回民受社会进步和现代思想的影响,信教人数仅400余人,其风俗生活日渐趋于汉化,只在部分礼仪和饮食生活方面仍然保持着传统。但武胜也因为回民的注入,彰显着民族特色。如回民不食猪肉,喜食牛肉,抗日战争时期,武胜县回民马识周由重庆引进牛肉食品工艺,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创造出武胜地方名特食品“沿口麻辣牛肉干”系列食品,其色泽棕褐、油酥浸润、麻辣浓郁、干香味美,享有“百味之王”“杯前皇后”的美誉。1994年,“醉仙牌”麻辣牛肉干荣获中国保健品金奖和四川省名特优产品博览会优质奖。
武胜县马、黄二氏自湖南移民至四川,历经时代发展,在众多行业中都深有影响,他们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汇聚于川东一隅,与武胜当地汉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对武胜县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武胜县沿口镇如今的建筑、特产、风俗等无一不带有回族移民的印记,而沿口清真寺恰是马、黄二姓宗教与移民融合的集中体现。
新闻推荐
安泰丝业缫丝车间的员工加班加点生产。展华食品公司员工在生产休闲食品。永寿寺食品公司员工将装好的豆腐干搬入库房准备...
武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